瓜儿豆胶

瓜儿豆(CYAMOPSIS TETRAGONOLOBA)胶

瓜儿豆胶
中文名:瓜儿豆胶
英文名:CYAMOPSIS TETRAGONOLOBA (GUAR) GUM
别名:瓜尔胶
安全性: 暂无数据
功效:增稠剂、稳定剂

成分简介

瓜儿豆胶是从瓜儿豆种子中提取的天然植物多糖,在护肤和化妆品中广泛用作增稠剂、稳定剂和保湿剂。在护肤品中,它能增强乳液、面霜和凝胶的质地,使其更顺滑易涂布,同时形成保护膜锁住水分,提升保湿效果,适合敏感肌肤。在化妆品如洗发水、护发素和彩妆中,它帮助稳定配方,防止成分分离,改善产品粘度和使用感。总体而言...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瓜儿豆(CYAMOPSIS TETRAGONOLOBA)胶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物种

INCI名称: CYAMOPSIS TETRAGONOLOBA (GUAR) GUM

植物来源: 豆科瓜尔豆属植物(Cyamopsis tetragonoloba)的种子胚乳部分提取物 (参考: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5)

提取工艺与形态

  • 提取方法: 机械分离胚乳后经水合、粉碎、筛分纯化
  • 物理形态: 白色至淡黄色粉末,高度亲水性
  • 溶解性: 冷水可分散,加热后形成高粘度胶体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 起效浓度范围
粘度调节与稳定 高分子多糖链形成三维网络结构,通过氢键结合水分子 高度证实 流变学研究显示0.1%-1%浓度即可显著改变体系粘度 (参考: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2018) 0.1%-5%
水分保持 通过氢键固定水分子,降低TEWL(经皮水分流失) 中度证实 离体皮肤模型显示可减少15-20%水分流失 (依据:Skin Pharmacology and Physiology, 2016) 0.5%-3%
皮肤屏障修复 可能通过促进角质层水合作用间接支持屏障功能 理论推测 注:暂无直接证据显示对紧密连接蛋白或脂质合成的调节作用 未知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多糖类 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 主链为β-(1→4)-D-甘露糖,侧链α-(1→6)-D-半乳糖(比例约1:2)
蛋白质 种子储存蛋白 含量约5-8%,含少量疏水氨基酸残基
矿物质 钙、镁盐 来源于植物生长环境,约0.5-2%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粘度控制系统: 乳液、膏霜(0.2-1.5%)
  • 悬浮稳定剂: 磨砂产品、粉底(0.5-2%)
  • 水相增稠剂: 凝胶类产品(1-3%)

有效协同成分

  • 黄原胶: 产生协同增稠效应,提升体系假塑性 (参考:Food Hydrocolloids, 2017)
  • 甘油: 共同构建水合网络,增强保湿持续时间
  • 电解质(如NaCl): 特定浓度下可优化粘度表现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 安全(1A类)(依据:CIR 2016最终报告)
  • 致敏风险: 极低(未修饰天然胶)
  • 眼刺激: 高浓度时可能引起短暂不适

适用人群

  • 推荐: 正常至干性皮肤、需要温和配方的敏感肌
  • 慎用: 对豆科植物过敏者(交叉反应概率<0.3%)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作为"天然来源" viscosifier 被广泛宣传,实际市场定位存在两极分化:

  • 专业线: 强调其流变学特性和配方稳定性价值
  • 大众市场: 常被过度包装为"植物保湿因子"或"屏障修复成分" (注:此宣称缺乏直接功效证据)

7. 总结与展望

瓜儿豆胶作为经典多糖类增稠剂,其物理化学性质已被充分表征。未来研究方向可能包括:

  • 酶解修饰获得特定分子量片段以优化性能
  • 与新型生物聚合物(如透明质酸衍生物)的协同效应研究
  • 在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潜力探索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