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肽-32

寡肽-32

寡肽-32
中文名:寡肽-32
英文名:OLIGOPEPTIDE-32
别名: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肌肤调理

成分详细分析

寡肽-32 (Oligopeptide-32) 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分子特征

INCI名称: Oligopeptide-32

分子类型: 合成寡肽(通常由3-10个氨基酸组成)

来源与生产

  • 来源类型: 实验室化学合成(非天然提取)
  • 常见分子量: 500-1000 Da(具体取决于氨基酸序列)
  • 稳定性: 需避光保存,pH耐受范围通常为5-7 (依据:肽类化合物稳定性研究)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 起效浓度范围
抗氧化保护 通过螯合金属离子或直接清除ROS(活性氧簇) 体外研究证实 (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 2018) 减少UV诱导的脂质过氧化达37% 0.01%-0.05%
胶原蛋白合成促进 激活TGF-β信号通路,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 离体皮肤模型验证 (Experimental Dermatology, 2020) I型胶原mRNA表达提升1.8倍 0.02%-0.1%
皮肤屏障修复 推测通过调节紧密连接蛋白表达 初步细胞研究 (厂商提供资料) 体外显示occludin表达增加 数据不足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氨基酸序列 通常含Gly/Pro/Ser组合 水溶性,不耐高温
修饰基团 乙酰化或棕榈酰化常见 增强皮肤渗透性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最佳应用形式

  • 精华液/安瓶: 水基配方保持活性
  • 微脂囊包裹: 提高透皮吸收率

增效组合

  • 维生素C: 协同抗氧化,需控制pH
  • 透明质酸: 提供保湿协同环境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 刺激性: 通常低敏(无防腐剂系统下)
  • 孕妇慎用: 缺乏足够安全性数据 (参考:CIR评估指南)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注:部分宣称如"逆转老化"缺乏临床证据

7. 总结与展望

需更多人体临床试验验证其长期效果。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