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4 橄榄油酸酯
PEG-4 橄榄油酸酯

中文名:PEG-4 橄榄油酸酯
英文名:PEG-4 OLIVATE
别名:无
安全性:
3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乳化剂
成分详细分析
PEG-4 橄榄油酸酯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PEG-4 橄榄油酸酯 (PEG-4 Oleate)
来源与生产
- 天然来源: 主要来自橄榄油(Olea europaea)中的油酸 (参考:植物化学提取物数据库)
- 合成工艺: 油酸与环氧乙烷(EO)通过乙氧基化反应生成,平均聚合度为4 (依据:国际化妆品原料手册)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乳化稳定剂 | 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形成稳定乳液体系 | 强(实验验证) | 多项配方研究证实其HLB值(~8-10)适合O/W乳化 (参考:J. Cosmet. Sci., 2015) | 1-5% |
润肤剂 | 油酸衍生物填补角质层脂质间隙 | 中等(体外研究) | 离体皮肤模型显示TEWL减少12-18% 注:需更多人体试验验证 | 3-8% |
"促进活性成分渗透" | 可能干扰角质层有序结构 | 弱(理论推测) | 厂商提供数据,无独立研究支持 | 未知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乙氧基化脂肪酸酯 | 油酸-PEG-4酯(C18:1) | 分子量~400-450 Da,亲水-亲油平衡值(HLB)8-10 |
副产物 | 游离PEG-4、未反应油酸 | 需控制含量<1%(CIR标准)(依据:CIR安全评估) |
结构特征
- 亲水端: 4单元乙氧基链(-CH2CH2O-)
- 疏水端: 油酸长链(C18不饱和脂肪酸)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乳液体系: O/W型面霜、防晒产品(用量2-5%)
- 清洁产品: 沐浴露、卸妆油(增强油溶性污垢清除)
增效组合
- 与硅油配伍: 改善延展性,降低黏腻感 (参考:Cosmetics & Toiletries, 2018)
- 与卵磷脂协同: 增强乳液稳定性(降低临界胶束浓度)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性要点
- CIR评级: 安全(1-25%浓度)(依据:2016年CIR最终报告)
- 潜在风险: 游离EO残留可能引起刺激(敏感肌需谨慎)
适用人群
- 推荐: 正常至干性皮肤
- 慎用: 脂溢性皮炎、对PEG类敏感者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宣称趋势
- 绿色营销: 60%产品强调"植物来源"特性 注:实际为半合成成分
- 功效关联: 常与"天然保湿"概念捆绑宣传
7. 总结与展望
PEG-4橄榄油酸酯作为经典的非离子乳化剂,其安全性已获广泛验证,但在功效延伸领域(如促渗作用)仍需更多严谨研究。未来发展方向包括:
- 高纯度制备工艺优化(降低副产物)
- 与新型生物降解性材料的复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