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4 二庚酸酯
PEG-4 二庚酸酯

中文名:PEG-4 二庚酸酯
英文名:PEG-4 DIHEPTANOATE
别名:无
安全性:
3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乳化剂
成分详细分析
PEG-4 二庚酸酯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结构
PEG-4 二庚酸酯 (INCI: PEG-4 Diheptanoate) 是一种合成酯类化合物,由二庚酸与聚乙二醇(PEG-4)通过酯化反应形成。
来源与生产
- 化学合成来源:通过二庚酸与环氧乙烷的乙氧基化反应制得 (参考:JECFA食品添加剂标准)
- 常见纯度标准:化妆品级通常要求纯度≥95%,游离脂肪酸含量≤1%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润肤剂 | 通过极性基团与角质层水合作用,非极性链填充脂质间隙 | 强 (体外+临床) | 显著降低TEWL(经皮水分流失) (依据:2018年皮肤屏障研究) | 1-5% |
溶剂/载体 | 中等极性适于溶解多种活性成分 | 强 (化学特性) | 对维生素E衍生物溶解力达15% (来源:Formulary Handbook) | 3-10% |
"促进渗透" | 可能暂时改变角质层脂质排列 | 中等 (体外研究) | 离体皮肤模型显示咖啡因渗透提高18% (注:无临床验证) | 未知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结构特征 |
---|---|---|---|
聚乙二醇酯 | PEG-4 二庚酸酯 | 淡黄色液体,HLB≈8.5 | C7脂肪酸链+4EO单元 |
相关杂质 | 游离二庚酸 | 含量≤1% | 可能刺激皮肤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领域
- 护肤:乳液(3-8%)、精华(1-3%)
- 彩妆:粉底(2-5%)增强延展性
协同成分
- 硅油:改善铺展性 (专利US20160051521)
- 神经酰胺:协同修复屏障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1(安全) (2015年评估)
- 敏感肌注意:游离酸可能致敏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多作为功能性辅料出现,较少单独宣传,常见于"无硅油"配方替代方案。
7. 总结与展望
作为多功能酯类,PEG-4二庚酸酯在配方中具有可靠润肤性能,但渗透增强作用需更多临床验证。未来或受益于精准配方设计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