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G-75-PEG-300 己二醇

PPG-75-PEG-300 己二醇

PPG-75-PEG-300 己二醇
中文名:PPG-75-PEG-300 己二醇
英文名:PPG-75-PEG-300 HEXYLENE GLYCOL
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PPG-75-PEG-300 己二醇专业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类别

PPG-75-PEG-300 己二醇(INCI名称)属于聚醚类溶剂/保湿剂,是丙二醇(PPG)和聚乙二醇(PEG)的共聚物,末端修饰为己二醇结构。

来源与生产

  • 合成来源:通过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的嵌段共聚反应合成,最终与己二醇缩合
  • 典型纯度:工业级 ≥95%,化妆品级需进一步纯化去除未反应单体 (参考:Personal Care Products Council原料标准)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溶剂/载体 通过聚醚链段与极性/非极性成分的相容性,增强配方均一性 强(物理化学证实) 可同时溶解水溶性(PEG段)和油溶性(PPG段)成分 1-15%
保湿增效 通过-OH基团与水分子形成氢键,降低水分蒸发速率 中等(体外测试证实) 在相对湿度50%时,可提升角质层含水量12-18% (依据:2018年J. Cosmet. Sci.研究) 3-8%
渗透促进 可能通过暂时性扰乱角质层脂质排列 理论推测 注:未发现直接证据,需结合其他促渗剂验证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聚丙二醇段(PPG-75) 环氧丙烷聚合物(n≈75) 疏水性,平均分子量≈4,500 Da
聚乙二醇段(PEG-300) 环氧乙烷聚合物(n≈6) 亲水性,平均分子量≈300 Da
末端修饰 己二醇 提供额外-OH基团,增强极性

关键结构特征

  • 两亲性:PPG/PEG比例决定HLB值(预计6-8)
  • 分子量分布:多分散指数(PDI)通常为1.1-1.3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精华/乳液:作为活性物溶剂(如维C衍生物、肽类)
  • 防晒产品:改善防晒剂分散性
  • 清洁产品:降低表面张力,增强污垢乳化

协同成分

  • 保湿增效:与甘油、尿素等小分子保湿剂形成三维水合网络
  • 稳定性提升:与苯氧乙醇等防腐剂共用时可降低后者用量 (依据:2016年Int. J. Cosmet. Sci.)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1(安全)(参考:CIR 2019年最终报告)
  • 刺激性:未稀释产品可能引起轻微刺激(兔眼测试)
  • 致敏性:人体斑贴试验阴性(n=200, 48小时封闭测试)

适用人群注意事项

  • 敏感肌:建议浓度≤5%
  • 破损皮肤:避免使用(可能延缓屏障修复)注:基于离体皮肤模型推测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中高端配方:常见于"科技护肤"概念产品
  • 宣称重点:常被描述为"智能溶剂"或"协同增效基质"

消费者教育盲区

  • 注:部分厂商夸大其"促渗"功效缺乏足够证据
  • 常与PEG衍生物安全性误区相关联(实际分子量>500 Da时渗透性极低)

7. 总结与展望

PPG-75-PEG-300 己二醇作为多功能溶剂/保湿剂,其物理化学性能已得到充分验证,但在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仍有限。未来研究方向包括:

  • 精确控制PPG/PEG比例对皮肤亲和性的影响
  • 在微乳液系统中的结构化应用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