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基苯并咪唑磺酸钠
苯基苯并咪唑磺酸钠

中文名:苯基苯并咪唑磺酸钠
英文名:SODIUM PHENYLBENZIMIDAZOLE SULFONATE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苯基苯并咪唑磺酸钠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苯基苯并咪唑磺酸钠 (INCI: Phenylbenzimidazole Sulfonic Acid),又称Ensulizole或Eusolex 232。
来源与历史
- 化学类别: 有机紫外线吸收剂(水溶性UVB防晒剂)
- 首次应用: 20世纪70年代后期作为防晒成分引入化妆品领域 (来源:FDA防晒活性成分历史档案)
- 天然存在: 纯合成化合物,自然界不存在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核心防晒机制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 | 起效浓度范围 |
---|---|---|---|---|
UVB吸收 | 通过苯并咪唑共轭体系吸收280-320nm紫外线,转化为热能释放 | ★★★☆ (充分证实) | 摩尔消光系数ε=15,000 L·mol⁻¹·cm⁻¹ at 305nm (依据:Journal of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B: Biology, 2003) | 2-8% (全球主要法规允许范围) |
抗氧化辅助 | 可能通过苯并咪唑结构捕获自由基 | ★☆☆☆ (理论推测) | 体外研究显示弱自由基清除能力,但临床相关性不明确 (参考:Free Radical Research, 2005) | N/A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主活性分子 | 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钠 | 分子量308.3 g/mol,λmax=305nm,水溶性>100g/L (25℃) |
常见杂质 | 未磺化前体、异构体 | 需控制≤0.1% (欧盟化妆品法规) |
降解产物 | 光照可能产生苯并咪唑自由基 | 需配合抗氧化剂稳定体系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形式
- 防晒产品: 水性防晒喷雾、轻薄防晒乳液 (常与油溶性UVB/UVA吸收剂复配)
- 特殊优势: 高水溶性使其适合无油配方,不泛白
协同成分
- UV组合: 与阿伏苯宗(avobenzone)复配可扩展防护谱
- 稳定系统: 需添加EDTA二钠螯合金属离子防止光降解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 "安全"用于防晒产品 (浓度≤8%) (参考:CIR 2012最终报告)
- 潜在风险: 可能诱发接触性皮炎 (发生率<0.3%)
适用人群
- 推荐: 油性/混合性皮肤寻求轻薄防晒者
- 慎用: 磺胺类药物过敏者 *注:此关联性尚未完全证实*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清爽不油腻"防晒成分宣传,但存在认知误区:
- 常见营销宣称: "全光谱保护" (实际仅覆盖UVB)
- 消费者对其化学稳定性认知不足,需配合其他防晒剂使用
7. 总结与展望
科学共识: 高效水溶性UVB吸收剂,但需复配其他防晒剂实现广谱防护。
研究趋势: 探索其与新型物理防晒剂的协同稳定体系 (来源:2023年国际防晒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