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坚果提取物
澳洲坚果(MACADAMIA TERNIFOLIA)提取物

中文名:澳洲坚果提取物
英文名:MACADAMIA TERNIFOLIA EXTRACT
别名:无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柔润剂
成分详细分析
澳洲坚果(MACADAMIA TERNIFOLIA)提取物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植物来源
INCI名称: MACADAMIA TERNIFOLIA SEED EXTRACT(澳洲坚果籽提取物)
植物学来源: 产自澳大利亚及夏威夷的澳洲坚果树(Macadamia ternifolia),属山龙眼科(Proteaceae)。其商业化提取物多来自坚果籽。
提取工艺与形态
- 常见提取方式: 冷压法(保留油脂)、超临界CO2萃取(高纯度)、乙醇/水溶剂提取(活性成分定向提取)
- 成品形态: 油状液体(富含脂肪酸)或粉末状(脱脂后提取物)(参考: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5)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屏障修复与保湿 | 补充皮肤脂质(如棕榈油酸),增强角质层完整性;模拟天然皮脂膜结构 | 强(体外+人体试验) | 显著降低经皮水分流失(TEWL)(依据: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8) | 1-5% |
抗氧化 | 生育酚、多酚类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链 | 中等(体外研究为主) | ORAC值达1200 µmol TE/g(参考:Food Chemistry, 2016) | 0.5-3% |
抗炎舒缓 | 抑制COX-2和IL-6表达(初步证据) | 弱(体外细胞模型) | 注:需更多人体研究验证 | 未知 |
抗衰老(厂商宣称) | “刺激胶原合成”缺乏直接证据 | 不足 | 注:此宣称基于抗氧化功效的延伸推测 | -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皮肤相关性 |
---|---|---|---|
脂肪酸 | 棕榈油酸(ω-7,约20%)、油酸(ω-9,约60%)、亚油酸 | 高渗透性,与皮脂兼容 | 修复屏障,调节脂质平衡 |
酚类 | 没食子酸、原儿茶酸 | 水溶性抗氧化剂 | 抗紫外线损伤,抑制MMP-1 |
维生素E | α-生育酚、生育三烯酚 | 脂溶性抗氧化 | 保护细胞膜,协同防晒 |
其他微量成分 | 植物甾醇(如β-谷甾醇) | 抗炎潜力 | 需进一步验证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见应用类型
- 保湿霜/乳液: 与神经酰胺、胆固醇组成“三重脂质”模拟系统
- 防晒产品: 增强抗氧化网络(搭配维生素C、阿魏酸)
- 敏感肌修复: 与红没药醇、积雪草苷协同舒缓
增效组合
- 屏障修复: +角鲨烷 → 提升脂质层连续性
- 抗氧化: +绿茶多酚 → 延长自由基清除时效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数据
- CIR评级: 1(安全)(来源:CIR 2019年评估报告)
- 致敏率: <0.1%(坚果过敏者需谨慎)
- 光毒性: 无报告
适用人群
- 推荐: 干性/敏感性皮肤、屏障受损(如特应性皮炎)
- 慎用: 对坚果蛋白过敏者(尽管提取物通常去蛋白)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趋势
- 定位: “天然来源脂质修复剂”,多用于高端有机品牌
- 宣称重点: “深层滋养”“沙漠肌救星”(注:部分为营销语言)
消费者误区
- “等同于坚果油” → 实际提取物可能含更多活性酚类
- “适合所有敏感肌” → 仍需警惕潜在过敏
7. 总结与展望
科学价值: 作为生理性脂质补充剂和中度抗氧化剂,其屏障修复功效已获实证,但抗炎/抗衰老需更多研究。
发展方向: 开发标准化提取工艺(如棕榈油酸含量标记)、探索微囊化技术提升稳定性。
注:本报告基于公开发表的科研文献及行业标准,不涉及未验证的厂商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