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石酸二钠
酒石酸二钠

中文名:酒石酸二钠
英文名:DISODIUM TARTRATE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酒石酸二钠 (Disodium Tartrate) 化妆品成分科学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Disodium Tartrate (酒石酸二钠)
化学名称: 2,3-二羟基丁二酸二钠盐
分子式: C4H4Na2O6
CAS号: 6106-24-7
来源与生产
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取:
- 天然来源: 葡萄发酵副产物(葡萄酒酒石)的化学中和产物
- 合成途径: 顺丁烯二酸酐的羟基化反应后经氢氧化钠中和
- 纯度标准: 化妆品级纯度(≥99%),重金属含量<10ppm
(依据:FEMA GRAS评估报告及食品化学手册)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pH缓冲与稳定 | 作为弱酸盐构成缓冲对,维持体系pH在3.5-5.5范围 | ★★★★☆ (充分证实) | 在0.1-0.5%浓度可稳定pH值±0.3单位达12个月 | 0.1-0.8% |
螯合作用 | 羧酸根与金属离子(Ca²⁺, Mg²⁺, Fe²⁺)形成稳定络合物 | ★★★★☆ (充分证实) | 螯合值45mg CaCO3/g,防止氧化催化 | 0.2-1.0% |
角质更新辅助 | 弱酸性环境可能促进角质蛋白酶活性 | ★★☆☆☆ (理论推测) | 体外模型显示pH4.5时角质溶解效率提升12% | - |
抗氧化增效 | 厂商宣称通过螯合作用增强抗氧化剂效力 | ★☆☆☆☆ (有限证据) | 与VE联用时可延长油脂氧化诱导期15% | 0.5%+ |
(注:证据评级基于人体试验/离体皮肤模型/体外研究证据强度;灰色标注为理论推测,红色标注为厂商宣称)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学特性类别 | 具体属性 | 对配方的影响 |
---|---|---|
分子结构 | 含两个α-羟基羧酸盐基团 | 提供双齿螯合能力,增强金属离子结合稳定性 |
解离常数 | pKa1=3.22, pKa2=4.85 | 最佳缓冲区间pH3.5-5.5,与皮肤天然pH匹配 |
溶解度 | 水溶性>50g/100mL (20℃) | 限用于水基配方,不适用无水体系 |
吸湿性 | 中等 (RH50%时吸湿率8%) | 需防潮包装,可能影响粉末配方流动性 |
热稳定性 | 分解温度>150℃ | 耐受常规热灌装工艺 |
关键化学性质
- 螯合能力: 优于柠檬酸盐但弱于EDTA
- 离子强度: 0.5%溶液电导率≈2.8mS/cm
- 配伍禁忌: 遇高浓度Ca²⁺产生沉淀,与阳离子表活不相容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类型
- pH敏感体系: 果酸产品(pH3.8-4.5),维生素C衍生物溶液
- 乳液/霜类: O/W乳液(用量0.2-0.5%),防止钙皂形成
- 清洁产品: 洁面啫喱(0.1-0.3%),维持酸性膜
- 不稳定活性物配方: 含多酚类、不饱和油脂的抗氧化体系
协同增效组合
- + 有机酸类 (甘醇酸/乳酸): 增强pH稳定性,减少刺激
- + 天然抗氧化剂 (VE/多酚): 通过螯合作用延长活性
- + 防腐增强体系: 与苯氧乙醇联用提升防腐效能30%
- + 锌盐: 形成酒石酸锌,增强控油效果
配方注意事项
- 在pH>6.5时缓冲能力显著下降
- 避免与高硬度水(>200ppm CaCO3)直接混合
- 阴离子特性可能影响某些增稠剂粘度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 安全 (浓度≤1%) (依据:CIR 2019最终评估报告)
- 急性毒性: LD50>2000mg/kg (大鼠口服)
- 致敏性: HRIPT测试无致敏反应(N=213)
- 眼刺激性: 兔眼试验显示轻微瞬时刺激(0.5%溶液)
使用限制
- 推荐浓度: 0.1-0.8% (驻留型产品),1.0% max (洗去型)
- 禁用情况: 破损皮肤、严重玫瑰痤疮急性期
- 特殊人群: 孕妇可用,但缺乏孕期专项研究
不良反应
- 高浓度(>2%)可能导致暂时性刺痛感
- 与强氧化剂(如过氧苯甲酰)配伍可能降低效能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现状
- 全球应用率约12.7% (2023年INCI解码数据分析)
- 主要应用品类: 果酸焕肤产品(38%)、敏感肌护理(25%)、抗氧化精华(22%)
- 价格区间: $15-25/kg (化妆品级)
消费者认知特点
- 认知度较低(<30%消费者了解),常被归类为"天然来源成分"
- 在"clean beauty"产品中出镜率增长显著(年增17%)
- 主要误认功效: 42%消费者误认为具有直接保湿或抗老效果
营销趋势
- 作为EDTA替代品的"绿色螯合剂"概念被强化
- 葡萄酒提取物营销叙事(尽管多为合成来源)
- 需警惕过度宣称: 部分产品夸大其"排毒"或"抗糖化"功效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价值总结
- 基础功能明确: 高效pH缓冲剂和中等强度螯合剂
- 安全性优异: 经长期使用验证的安全记录
- 天然关联性: 葡萄来源故事增强市场接受度
- 配方普适性: 适用于多种剂型的水基产品
局限性
- 直接皮肤生物活性证据薄弱
- 在极端pH或高离子强度体系中效果受限
- 缺乏针对不同肤质的功效差异研究
研究展望
- 探索与皮肤微生物组的相互作用机制
- 开发纳米载体复合体系增强透皮效率
- 评估在仿生脂质体中的结构稳定作用
- 建立更精准的螯合效能预测模型
作为配方稳定性的"幕后功臣",酒石酸二钠的核心价值在于提升产品稳定性和安全性而非直接功效。未来研究应聚焦其与皮肤微生态的相互作用及在递送系统中的应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