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 45350

CI 45350

CI 45350
中文名:CI 45350
英文名:KI201
别名:
安全性:
2
5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色料

成分详细分析

化妆品成分专业分析报告:CI 45350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通用名

CI 45350(Colour Index No. 45350),也称为溶剂红 43(Solvent Red 43),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有机着色剂。

来源与生产

  • 化学类别:单偶氮类染料(Monoazo dye)
  • 合成方式:通过苯胺衍生物的重氮化反应与萘酚类化合物偶联制备 (参考:European Chemicals Agency注册档案)
  • 物理形态:通常为红色至红褐色粉末或颗粒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主要功能定位

CI 45350在化妆品中仅作为着色剂使用,无直接的皮肤功效活性。其核心应用为提供稳定的红色色调。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色彩修饰 通过选择性吸收/反射特定波长光线呈现红色 充分证实 光谱分析确认其最大吸收波长约505nm (依据:ISO 18314-1标准)
"改善肤色" 无直接生物学机制 厂商宣称 *注:此宣称仅通过视觉遮盖效应实现,无实际皮肤改善作用*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主结构 1-[(2-氯-4-硝基苯基)偶氮]-2-萘酚 分子量:327.73 g/mol,logP≈4.2 (来源:PubChem CID 61950)
常见杂质 未反应原料、异构体 需控制≤3% (依据:欧盟化妆品法规EC No 1223/2009)

光谱特性

  • 色光:蓝相红色
  • 耐光性:中等(3-4级,ISO 105-B02标准)
  • pH稳定性:稳定范围4-9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彩妆产品:唇膏(≤0.5%)、腮红(≤0.3%)
  • 指甲油:与硝化纤维素兼容性好
  • 禁忌体系:避免与强氧化还原剂配伍

增效组合

  • TiO2复合:提高遮盖力与颜色饱和度
  • 云母基质:增强珠光效果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监管状态

  • 欧盟:允许使用(附件IV第143条)(参考:SCCS/1612/19意见书)
  • 中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22版准用着色剂
  • 限制条件:不可用于眼部黏膜产品

风险评估

  • 皮肤渗透:分子量>500 Da,表皮渗透率<1% (依据:Franz扩散细胞测试)
  • 敏感肌注意:偶氮结构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发生率<0.01%)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主要用于大众市场彩妆,因成本低于天然色素(如胭脂虫红)。

消费趋势

  • 近年因"纯净美容"趋势使用量下降
  • 仍广泛用于开架产品和专业舞台化妆品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总结

  • 成熟的合成着色剂,具有良好的色彩稳定性
  • 需严格监控重金属杂质(铅≤10 ppm)

未来方向

可能被新一代高稳定性天然色素替代,但在法规允许范围内仍具实用价值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