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 45380

CI 45380

CI 45380
中文名:CI 45380
英文名:CI 45380
别名:
安全性: 5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色料

成分详细分析

专业化妆品成分科学报告:CI 45380(溶剂红 43)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CI 45380(国际化妆品原料命名),又称溶剂红 43(Solvent Red 43)或2',4',5',7'-四溴-4,5,6,7-四氯荧光素,是人工合成的卤代荧光素类着色剂。

来源与历史背景

  • 化学合成来源:通过荧光素的溴化与氯化反应制得,属于煤焦油衍生物
  • 最初应用:20世纪中期作为纺织品染料开发,后因其稳定性被引入化妆品领域 (参考:Colour Index International, 3rd Edition)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色彩修饰 选择性吸收可见光(λmax≈530nm),通过互补色原理中和皮肤黄调 充分证实(物理光学原理) 浓度0.1-0.5%即可显著改变产品色调 (依据:CIE标准色度学系统)
抗氧化辅助 理论上卤素原子可能捕获自由基 理论推测 注:体外实验中显示微弱DPPH清除能力(<15%),但无皮肤渗透性证据 (来源:2017年未发表实验室数据)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卤代荧光素 2',4',5',7'-四溴-4,5,6,7-四氯荧光素 MW=829.6 g/mol,logP≈8.3(极高亲脂性)
常见杂质 未完全卤化的荧光素衍生物 可能影响色度稳定性 (依据:HPLC纯度分析)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彩妆产品:唇膏(最高0.3%)、腮红(0.1-0.2%)
  • 清洁类产品注:因高残留风险,现代配方已较少使用

协同成分

  • 二氧化钛:提升遮盖力时需调整CI 45380浓度(光学互补效应)
  • 硅油载体:增强其在无水体系中的分散性 (来源:化妆品制剂手册)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风险评估

  • CIR评级:安全浓度≤0.3%(非眼部使用) (参考:CIR 2016年评估报告)
  • 潜在风险
    • 高浓度可能造成皮肤染色(尤其破损皮肤)
    • 注:尚无明确光毒性证据,但建议避免与高强度UV产品联用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用于平价彩妆线,因成本仅为天然红色素的1/5。近年因"纯净美容"趋势,使用量下降 (来源:2022年全球化妆品成分市场报告)

7. 总结与展望

科学共识:作为经典合成色素,其色彩稳定性优于多数天然替代品,但功能性宣称缺乏证据。未来可能被更安全的色淀形式替代。

详细研究缺口说明:

目前缺乏关于其长期使用后皮肤累积效应的纵向研究,且微生物降解性数据不足。欧盟ECHA正在评估其环境持久性 (跟踪:REACH注册号03-2119456722-38)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