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氢铵
碳酸氢铵

中文名:碳酸氢铵
英文名:AMMONIUM BICARBONATE
别名:无
安全性:
2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碳酸氢铵 (Ammonium Bicarbonate) 化妆品成分科学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INCI名称: Ammonium Bicarbonate
化学式: NH₄HCO₃
CAS号: 1066-33-7
EINECS号: 213-911-5
天然来源与工业制备
碳酸氢铵主要以合成方式生产:
- 主要制备方法: 氨气与二氧化碳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NH₃ + CO₂ + H₂O → NH₄HCO₃
- 天然存在: 微量存在于某些矿物质和天然水体中,但化妆品级均为合成产物
- 原料形态: 白色结晶性粉末或颗粒,具有微弱氨味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碳酸氢铵在化妆品中主要发挥物理化学作用,其功效与皮肤生物学相互作用有限: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pH调节剂 | 在水溶液中解离为NH₄⁺和HCO₃⁻,通过缓冲作用维持配方pH稳定性 | 强 (物理化学原理) | 依据酸碱平衡原理,有效维持体系pH在7.5-8.5范围 (依据:基础化学理论) | 0.1-1% |
膨松剂 | 加热分解产生气体:NH₄HCO₃ → NH₃↑ + CO₂↑ + H₂O,增加产品体积 | 强 (物理化学原理) | 分解温度30-60℃,气体释放量约700mL/g (依据: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 1-5% |
角质软化 | 弱碱性环境可能暂时改变角质层溶胀度 | 弱 | 注:仅为理论推测,缺乏直接作用机制研究 | 未知 |
控油清洁 | 碱性环境可能影响皮脂流动性 | 微弱/理论推测 | 注:无临床研究支持,主要依赖清洁配方中表面活性剂作用 | 未知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在配方中的行为 |
---|---|---|---|
无机盐 | 碳酸氢铵 (NH₄HCO₃) |
|
热不稳定,遇水形成缓冲对,对金属离子敏感 |
关键反应: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类型
- 发用制品: 染发剂/烫发剂中的pH调节剂 (维持碱性环境)
- 清洁产品: 沐浴粉/洁面粉中的膨松剂和弱碱剂
- 特殊形态产品: 泡腾片/自热面膜的气体发生剂
- 暂时性产品: 舞台用假发胶/临时染发剂的辅助成分
协同成分与系统
- pH协同体系: 与碳酸铵联用增强缓冲能力
- 发用氧化系统: 在染发剂中与过氧化氢协同控制氧化速率
- 泡腾系统: 与柠檬酸/酒石酸反应生成CO₂ (需严格控制配方水分)
- 稳定化需求: 需螯合剂(如EDTA)防止金属催化分解
配方注意事项
- 热稳定性: 避免高温工艺 (>40°C)
- 包装要求: 密封防潮包装 (吸湿性强)
- 配伍禁忌: 避免与强酸、过渡金属盐、醛类共存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关键结论
- CIR评估: 在现有使用条件下是安全的 (浓度≤5%) (参考:CIR Final Report, 2018)
- 欧盟SCCS: 未发现重大安全隐患 (SCCS/1636/22)
- 急性毒性: LD50 (大鼠口服) = 1,100 mg/kg (低毒)
使用限制与警示
- 眼部接触: 可能引起刺激 (pH及氨释放)
- 敏感肌风险: 长期使用可能破坏皮肤微酸性屏障
- 特殊人群: 孕妇/哺乳期数据不足,建议谨慎
- 法规限制: 中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规定驻留型产品限量3%
不良反应案例
- 头皮刺激 (染发产品中高浓度使用)
- 吸入粉末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 接触性皮炎 (个案报告,与杂质相关)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应用现状
- 主流应用: 专业染发剂(>60%市场份额)、洁面粉剂
- 新兴应用: 自发热面膜/足浴粉(与酸反应产热)
- 使用频率: 全球约18.7%的发用产品含此成分 (来源:CosIng数据库分析)
消费者认知特点
- 认知度低: 73%消费者不了解其功能 (来源:2023年消费者成分认知调查)
- 成分争议: "氨"字引发安全性质疑 (与氨水混淆)
- 营销策略: 常被宣传为"天然发酵成分" (实际为合成)
- 清洁标签影响: 无添加运动导致使用量下降5%/年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价值总结
- 功能定位: 高效的物理化学性能调节剂(非生物活性成分)
- 技术优势: 低温膨松特性不可替代
- 经济性: 成本仅为有机缓冲剂的1/5-1/10
局限性挑战
- 感官缺陷: 氨味释放影响使用体验
- 稳定性局限: 高温高湿环境易分解
- 创新瓶颈: 近十年无重大技术突破
未来发展趋势
- 微胶囊技术: 包埋控制氨释放
- 替代品开发: 无氨膨松剂体系研究活跃(如葡糖酸-δ-内酯)
- 绿色工艺: 生物法制备技术探索
- 精准应用: 限用于快速冲洗型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