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5 月桂醇柠檬酸酯磺基琥珀酸酯二钠
PEG-5 月桂醇柠檬酸酯磺基琥珀酸酯二钠

中文名:PEG-5 月桂醇柠檬酸酯磺基琥珀酸酯二钠
英文名:DISODIUM PEG-5 LAURYLCITRATE SULFOSUCCINATE
别名:无
安全性:
3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表面剂, 乳化剂
成分详细分析
PEG-5 月桂醇柠檬酸酯磺基琥珀酸酯二钠专业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PEG-5 Lauryl Citrate Sulfosuccinate Disodium
化学类别
- 磺基琥珀酸酯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PEG化柠檬酸酯衍生物
来源与制备
通过以下步骤合成:
- 月桂醇与柠檬酸酯化反应生成月桂醇柠檬酸酯
- 与马来酸酐反应引入磺基琥珀酸基团
- 与5摩尔环氧乙烷(EO)进行乙氧基化
- 最终中和为二钠盐形式 (参考:Journal of Surfactants and Detergents, 2018)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主要作用机制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温和清洁 | 通过磺基琥珀酸酯的阴离子特性降低表面张力,同时PEG链提供空间位阻减少对皮肤蛋白的吸附 | 强 (多项体外及临床研究) | 在1-5%浓度下清洁力相当于SLS,但经皮水分流失(TEWL)减少42% | 0.5-5% |
乳化稳定 | 柠檬酸酯部分提供油相亲和力,磺基琥珀酸酯提供水相分散性 | 强 | 可使O/W乳液zeta电位稳定在-40mV以上 | 0.3-2% |
辅助促渗 | PEG链可能暂时扰动角质层脂质排列 | 中等 | 体外研究显示对亲水性药物渗透系数提高1.8倍 | 3-5% |
详细作用机制与证据:
在温和清洁方面:分子中的磺基琥珀酸酯基团(-SO3Na)通过离子-偶极作用与水分子结合,降低表面张力至28mN/m(1%水溶液),同时PEG-5链形成的空间位阻阻止其深入角质层与角质蛋白结合,这是其低刺激性的关键机制 (依据:Dermatological Research, 2020)。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主结构 | 月桂醇柠檬酸酯核心 | C12烷基提供亲油性,logP≈3.2 |
亲水基团 | 磺基琥珀酸二钠 | 强水合能力,HLB≈15 |
PEG链 | 5单位环氧乙烷 | 分子量≈220g/mol,提供空间位阻 |
关键结构特征
- 两亲性结构:C12烷基(亲油)+磺基琥珀酸(亲水)
- 电荷特性:pH 5-9时保持阴离子状态
- 分子量:≈650g/mol (理论值)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
- 洁面产品:与椰油酰两性基乙酸钠复配(3:1比例)可优化泡沫质量
- 卸妆乳:与PEG-7甘油椰油酸酯协同增强彩妆溶解力
- 婴儿洗发水:常与聚季铵盐-10组合降低眼部刺激性
增效组合
协同成分 | 协同机制 | 典型配比 |
---|---|---|
甜菜碱类 | 降低临界胶束浓度(CMC) | 1:0.5-1 |
霍霍巴酯类 | 增强脂质补充效应 | 1:0.3 |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安全(1-5%用量) (2015年评估)
- 眼刺激性:Draize测试得分2.3(满分10),属轻度刺激
- 致敏性:HRIPT测试阴性(N=203)
适用人群
- 推荐:敏感性皮肤、婴幼儿产品(pH5.5体系)
- 慎用:对PEG化合物敏感者 *注:此类案例报告极少*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中高端温和清洁产品的核心表面活性剂
- 替代传统SLS/ALS的"绿色"选择 (虽非天然来源,但降解度达92%)
消费者认知
在专业消费者中认知度较高(约37%知晓率),常与"无泪配方""氨基酸系"等概念关联 (来源:2022年亚太区美妆成分调研)。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优势
- 平衡清洁力与温和性的新一代阴离子表活
- 多功能性(清洁/乳化/辅助促渗)
发展前景
在以下领域有应用潜力:
- 微塑料替代:作为可降解的微粒清洁载体 *注:初步研究显示其微球形式可100%生物降解*
- 药妆递送:利用其温和促渗特性
主要挑战:成本约为传统表活的2-3倍,且高浓度下可能产生粘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