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烷三醇谷氨酸酯

硅烷三醇谷氨酸酯

硅烷三醇谷氨酸酯
中文名:硅烷三醇谷氨酸酯
英文名:SILANETRIOL GLUTAMATE
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硅烷三醇谷氨酸酯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硅烷三醇谷氨酸酯 (INCI: Silanol Glutamate)

化学类别

  • 有机硅衍生物:硅烷醇与谷氨酸的结合体
  • 氨基酸复合物:含谷氨酸结构单元

来源与制备

通过化学合成法制备,将硅烷三醇与谷氨酸或其衍生物通过酯化反应连接。(参考:专利文献US20150258132A1)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保湿与屏障修复 硅烷醇基团促进角质层水合,谷氨酸参与天然保湿因子(NMF)合成 体外研究+离体皮肤模型验证 增加角质层含水量达18%,降低TEWL(依据:2019年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研究) 0.5-2%
抗氧化防护 谷氨酸残基清除自由基,硅烷醇基团稳定细胞膜 体外ORAC测试证实 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82%(来源:厂商实验室数据) 1-3%
"促进胶原合成" 理论推测:谷氨酸可能参与脯氨酸羟化酶激活 仅有纤维母细胞体外研究 *注:缺乏人体临床证据* 未知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硅烷醇基团 Si(OH)3 高反应性,易与角质层形成氢键
谷氨酸残基 Glutamyl moiety pH敏感,等电点约3.2
酯键连接 COOR 化学稳定性中等,pH5-7最稳定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见应用类型

  • 精华液:浓度通常0.5-2%
  • 保湿霜:与神经酰胺复配
  • 防晒产品:抗氧化协同

增效组合

  • 透明质酸:水合作用叠加
  • 维生素E:抗氧化网络再生
  • 葡糖苷类保湿剂:渗透促进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暂未全面评估(来源:CIR 2022年成分数据库)
  • 致敏性:现有报告显示极低
  • pH敏感性:避免强碱性环境(pH>9)

适用人群

  • 干性/敏感性皮肤:优先推荐
  • 油性皮肤:需测试硅油兼容性
  • 禁忌:破损皮肤避免使用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第二代硅类活性物"营销,强调与传统硅油(如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功能差异:

  • "生物活性硅"概念推广
  • 高端抗衰产品添加率37%(依据:2023年Euromonitor成分趋势报告)
  • 消费者认知度尚低(约29%)

7. 总结与展望

已验证优势

  • 独特的硅-氨基酸杂交结构
  • 明确的保湿/抗氧化数据支持

待研究领域

  • 长期使用安全性数据
  • 抗衰功效的临床验证

技术发展:可能向三硅烷醇肽衍生物方向演进(参考:2024年国际化妆品化学家学会趋势预测)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