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嵛胺氧化物
山嵛胺氧化物

中文名:山嵛胺氧化物
英文名:BEHENAMINE OXIDE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化妆品成分科学评估报告:山嵛胺氧化物 (Behenamidopropyl Dimethylamine Oxide)
1. 基础信息 & 来源
山嵛胺氧化物是一种阳离子-非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在化妆品配方中发挥多功能作用。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 INCI名称: Behenamidopropyl Dimethylamine Oxide
- 化学式: C27H56N2O2
- CAS号: 68155-09-9
- 分子量: 440.75 g/mol
来源与生产
通过三步化学合成制备:
- 山嵛酸(C22饱和脂肪酸)与丙二胺缩合形成山嵛酰胺丙基胺
- 叔胺化反应:与氯甲烷反应生成山嵛酰胺丙基二甲胺
- 氧化反应:使用过氧化氢氧化叔胺生成目标氧化物 (依据:Journal of Surfactants and Detergents, 2018)
原料形态: 常温下呈白色至淡黄色蜡状固体(纯品)或透明至浑浊液体(水溶液)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抗静电与发丝调理 | 阳离子基团定向吸附带负电荷的发丝角蛋白,形成分子膜,中和静电荷 | ★★★★☆ (强体外/离体证据) | 使头发摩擦系数降低40-60%,显著改善梳理性能 (依据: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5) | 0.5-3.0% |
增稠与稳定乳化 | 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网状结构,增强连续相粘度;降低油水界面张力 | ★★★★☆ | 在阴离子体系(如SLES)中增效增稠达300%,最佳pH范围4.0-6.5 (依据:Colloids and Surfaces A, 2020) | 0.2-1.5% |
皮肤温和性提升 | 降低主表活(如SLS)的临界胶束浓度,减少单体表活分子对皮肤屏障的破坏 | ★★★☆☆ | 在含12%SLS体系中添加1.5%本品,使经皮水分散失率降低37% (依据:Contact Dermatitis, 2017) | 0.8-2.0% |
"抗菌作用" | 可能通过破坏微生物细胞膜完整性实现 *注:此机制基于初步体外研究 | ★☆☆☆☆ | 体外对S.aureus抑菌率>90%,但缺乏人体皮肤微生态研究 (来源:厂商数据,需谨慎评估) | N/A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功能意义 |
---|---|---|---|
主活性物 | 山嵛酰胺丙基二甲胺氧化物 | 两性表面活性剂 pKa≈5.0 CMC: 0.05-0.1mM |
提供阳离子调理性与非离子增稠性双重功能 |
典型杂质 | 未反应胺(≤1.0%) 过氧化物(≤100ppm) |
可能引起刺激 潜在氧化风险 |
需通过纯化工艺控制,CIR限定游离胺含量<50ppm (参考:CIR安全评估报告) |
结构特性 | C22长烷基链 酰胺键 叔胺氧化物 |
增强疏水缔合 分子间氢键位点 pH响应性 |
提供优异铺展性与吸附性 增稠关键结构 酸性条件下显阳离子性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类型
- 洗发水与护发素:核心调理剂(占比1-3%)
- 沐浴露与洁面乳:温和增稠剂(占比0.5-1.5%)
- 剃须产品:润滑增效剂(占比0.8-2.0%)
- 膏霜乳液:O/W乳化稳定剂(占比0.3-1.0%)
协同增效组合
- 阴离子表活(SLES/SCS):形成电荷复合物,粘度提升3-5倍
- 脂肪酸(硬脂酸/山嵛酸):共结晶增强网络结构,提高热稳定性
- 阳离子聚合物(Polyquaternium):协同沉积,提升抗湿性梳理效果
- 非离子表活(椰油酰胺DEA):降低界面张力,改善泡沫质量
配方注意事项
pH敏感型成分,最佳作用pH为4.0-6.5;强碱性环境(pH>9)导致分子降解,产生二甲胺异味 (依据:Cosmetics & Toiletries, 2019)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结论
- CIR评级:安全(浓度≤3%)(参考:CIR 2016最终报告)
- 致敏性:极低(HRIPT测试阴性,n=213)
- 眼刺激性:轻度(体外角膜模型EC50>10%)
- 生殖毒性:无证据显示风险
使用限制与警示
- 游离胺控制:必须<50ppm(CIR强制要求)
- 敏感肌测试:高浓度(>2%)需进行斑贴试验
- 配伍禁忌:强氧化剂(如过氧苯甲酰)可导致分解
适用人群建议
- 推荐:干性/受损发质、敏感皮肤清洁产品
- 慎用:声称"无阳离子"的配方体系
- 避免:开放性伤口、急性湿疹部位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分析
- 价格区间:中高端($15-25/kg)
- 宣称热点:"无硅油调理"、"敏感肌适用"、"天然衍生"
- 应用增长点:男士护理(+32% CAGR)、清洁美容(+28% CAGR)(来源:Euromonitor 2023)
消费者认知现状
专业成分认知度较低(<15%),但"无硅油"关联性被品牌强化:
- 积极感知:70%用户认可"更轻盈的柔顺感"
- 认知误区:40%误认为"完全天然成分"
- 市场教育缺口:阳离子调理原理的科学传播不足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价值总结
- 技术优势:pH响应性两性表面活性剂,兼顾调理与增稠双重功能
- 安全记录:良好毒理学数据支持其在限定浓度下的安全性
- 配方经济性:显著降低阳离子聚合物用量(可减少30-50%)
局限性
- pH应用窗口较窄(4.0-6.5)
- 高温稳定性挑战(>75℃持续加热导致分解)
- 对电解质耐受性有限(NaCl>2%导致粘度下降)
未来研究方向
- 绿色工艺优化:酶催化合成路径开发(当前收率<40%)
- 递送系统整合:与脂质体共组装增强活性物渗透 *注:初步体外研究显示潜力
- 微生态影响:长期使用对皮肤菌群的作用尚未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