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酰基二甲基牛磺酸铵

聚丙烯酰基二甲基牛磺酸铵

聚丙烯酰基二甲基牛磺酸铵
中文名:聚丙烯酰基二甲基牛磺酸铵
英文名:AMMONIUM POLYACRYLOYLDIMETHYL TAURATE
别名: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黏度控制, 乳化剂

成分详细分析

聚丙烯酰基二甲基牛磺酸铵 (Ammonium Polyacryloyldimethyl Taurate) 全面科学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INCI名称: Ammonium Polyacryloyldimethyl Taurate (APDT)

化学式: (C7H14NNaO4S)n (单体单元)

CAS号: 150013-54-0

来源与生产

完全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通过以下工艺制备:

  • 原料: 丙烯酸 + 牛磺酸衍生物 + 二甲胺
  • 关键反应:
    • 牛磺酸二甲胺盐与丙烯酰氯的酯化反应
    • 自由基聚合形成高分子链
  • 最终形式: 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透明粘稠液体 (水分散体)

(来源:国际化妆品原料词典,第16版;聚合物合成化学文献)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增稠/流变改性 聚合物链在水相中形成三维网络结构,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增加体系粘度 ★★★★☆ (充分证实) 流变学研究表明0.1-1.0%浓度可显著改变体系流动特性 (塑性→假塑性) 0.1-2.0%
乳化稳定 两亲性结构(疏水骨架+亲水磺酸基)在油水界面定向排列,降低界面张力 ★★★☆☆ (体外/模型证实) 离心稳定性测试显示含0.5% APDT的乳液析油率降低78% 0.3-1.5%
肤感改善 在皮肤表面形成柔性聚合物膜,减少粘腻感同时提供丝滑触感 ★★★☆☆ (感官评估支持) 盲测评估中83%受试者认为含APDT配方更易铺展且残留感更低 0.2-1.0%
悬浮稳定 通过静电斥力(磺酸根基团带负电荷)防止颗粒沉降聚集 ★★★☆☆ (实验证实) Zeta电位测定显示体系电位从-15mV增至-40mV 0.3-2.0%
保湿增效* 可能通过成膜作用减少TEWL,无直接保湿分子机制 ★☆☆☆☆ (间接证据) 角质层含水量测试仅在与甘油复配时显著提升 -

(证据依据: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8; 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2020; 厂商流变学数据)

*注:保湿宣称主要基于配方协同效应,非成分直接作用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基团 基本性质 功能贡献
聚合物主链 聚丙烯酸骨架 分子量: 50-500 kDa
聚合度: 300-3000
提供结构刚性,决定流变特性
亲水基团 磺酸基 (-SO3-)
铵离子 (NH4+)
强水合能力
pH敏感性 (pKa≈1.5)
水溶性基础,静电稳定作用
疏水基团 二甲基亚甲基 (-CH2-N(CH3)2) 低极性 界面吸附,乳化关键
关键杂质 残留丙烯酸单体
聚合催化剂
含量: <10 ppm
(化妆品级标准)
潜在致敏源,需严格监控

(依据:聚合物化学分析;IFSCC Monograph No.7)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乳液/面霜: 稳定O/W乳液 (用量0.3-1.2%)
  • 防晒产品: 悬浮无机防晒剂 (TiO2/ZnO)
  • 洁面/沐浴露: 增稠SLES体系 (耐电解质性)
  • 精华液: 改善低粘度体系铺展性

增效协同组合

  • 与阴离子表活配伍:
    • SLES/磺基琥珀酸盐 → 提升泡沫稳定性
    • 关键机制: 电荷中和降低胶束临界浓度
  • 与多元醇协同:
    • 甘油/丙二醇 → 降低高分子链缠结阈值
    • 效果: 同等粘度下用量减少30%
  • 与阳离子聚合物拮抗:
    • 聚季铵盐-7 → 可能产生絮凝
    • 解决方案: 添加非离子表活(PEG-40氢化蓖麻油)缓冲

(参考:Cosmetics & Toiletries, 2019; 配方实证研究)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毒理学评估

  • CIR评估: "在现行使用浓度下安全" (最高限用3%)
  • 急性毒性: LD50 >2000mg/kg (大鼠经口)
  • 致敏性:
    • HRIPT测试阴性 (n=213)
    • 风险点: 残留单体>50ppm可能诱发接触性皮炎

适用人群与禁忌

  • 适用肤质: 所有肤质(包括敏感肌)
  • 优势特性:
    • pH兼容广 (3.0-9.0)
    • 耐离子强度高 (≤3% NaCl)
  • 使用禁忌:
    • 避免与高浓度阳离子体系直接混合
    • 含乙醇体系需≥10%水相保障溶解

(依据:CIR最终报告2015; Dermatitis, 2021)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宣称热点: "轻盈质地"、"不粘腻"、"稳定活性成分"
  • 价格区间: 中高端($30-$80产品)
  • 绿色宣称争议:
    • "天然来源" → 错误认知 (完全合成聚合物)
    • "环境可降解" → 仅部分生物降解(30天内降解度<20%)

消费者洞察

  • 认知度调查 (n=1500):
    • 仅12%能识别该成分
    • 但73%重视"不粘腻"体验
  • 市场渗透: 2023年全球新品使用率增长17% (欧睿数据)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优势总结

  • 不可替代性: 兼具增稠/乳化/悬浮功能
  • 配方优势: 耐电解质性优于卡波姆
  • 感官特性: 提供独特丝绒肤感

局限性与改进方向

  • 主要局限:
    • 高温稳定性不足 (>75℃可能解聚)
    • 生物降解性差 (需开发改性版本)
  • 前沿研究:
    • 接枝透明质酸改善保湿性 (体外阶段)
    • 纳米结构化提升防晒剂分散效率

(来源:Current Trends in Polymer Science, 2022)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