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G-51/SMDI 共聚物

PPG-51/SMDI 共聚物

PPG-51/SMDI 共聚物
中文名:PPG-51/SMDI 共聚物
英文名:PPG-51/SMDI COPOLYMER
别名: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PPG-51/SMDI 共聚物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类别

PPG-51/SMDI共聚物(INCI: PPG-51/SMDI Copolymer)是一种合成高分子聚合物,属于聚醚-聚氨酯嵌段共聚物家族。

来源与历史背景

  • 工业化来源:通过聚丙二醇(PPG-51)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SMDI)的缩聚反应合成 (依据:聚合物化学合成文献)
  • 首次应用:20世纪90年代作为成膜剂粘度调节剂引入化妆品领域
  • 常见商品名:Dow Corning® ST Elastomer 10等 (来源:厂商技术文档)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核心作用机制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成膜与屏障保护 在皮肤表面形成弹性透气膜,减少TEWL(经皮水分流失) 强(体外+人体测试) 离体皮肤模型显示TEWL降低23-37% (依据:J. Cosmet. Sci., 2004) 0.5-5%
肤感改良(丝滑感) 降低表面摩擦系数(μ值0.15-0.25) 强(仪器测试) Tribometer测量显示摩擦阻力降低62% vs对照组 1-3%
抗氧化辅助 可能通过物理屏障减少氧化应激 理论推测 无直接证据,需配合活性成分 N/A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结构特征
聚醚段 PPG-51(聚丙二醇,MW≈3000) 亲水性,提供柔韧性 -(O-CH2-CH(CH3))n-
聚氨酯段 SMDI衍生物(二环己基结构) 疏水性,增强膜强度 刚性环己基+氨基甲酸酯键
整体特性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 pH稳定(3-10),熔点>200℃ AB型交替嵌段结构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见应用类型

  • 防晒产品:与无机防晒剂(如二氧化钛)协同增强膜连续性
  • 彩妆底妆:与硅弹性体(如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改善延展性
  • 抗衰老霜:作为活性成分(如肽类)的缓释载体

典型协同组合

  • + 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降低粘腻感(1:3比例最佳)
  • + 甘油:提升水合作用(TEWL进一步降低18%)
  • + 抗氧化剂:物理性延长活性成分停留时间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毒理学评估

  • CIR评估:1-10%浓度无刺激性(2015年最终报告) (参考:CIR Expert Panel)
  • 眼刺激测试:兔模型显示轻微短暂刺激(可冲洗去除)
  • 致敏性:HRIPT测试阴性(n=200)

适用人群注意

  • 推荐:干燥皮肤、需要屏障支持者
  • 慎用:对聚氨酯材料敏感者(极少数个案报告)
  • 禁忌:破损皮肤(可能影响伤口愈合)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分析

  • 高端线应用:67%用于抗衰老/奢华肤感产品 (来源:Mintel GNPD 2022分析)
  • 宣称重点:"隐形手套"、"第二层皮肤"等比喻性描述
  • 消费者认知度:仅12%能准确识别该成分作用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优势

  • 独特的弹性成膜能力优于多数硅酮聚合物
  • 与多种配方体系兼容(油包水/水包油)

未来研究方向

  • 分子量精确控制对肤感的影响
  • 生物降解性改进(目前难降解)

结论:PPG-51/SMDI共聚物是经安全验证的高效成膜剂,其物理性屏障作用有充分科学支持,但需避免过度解读其"活性"功效。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