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草叶/根提取物

肥皂草(SAPONARIA OFFICINALIS)叶/根提取物

肥皂草叶/根提取物
中文名:肥皂草叶/根提取物
英文名:SAPONARIA OFFICINALIS LEAF/ROOT EXTRACT
别名: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肌肤调理

成分详细分析

肥皂草(SAPONARIA OFFICINALIS)叶/根提取物专业研究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Saponaria Officinalis Leaf/root Extract

植物来源

  • 植物学分类:石竹科(Caryophyllaceae)肥皂草属
  • 常用部位:叶部及根部提取物
  • 地理分布:原生于欧洲,现广泛分布于温带地区 (依据:Flora Europaea植物志)

传统应用

  • 欧洲传统草药中用作天然清洁剂和舒缓剂
  • 历史上用于皮肤炎症和湿疹的辅助处理 (参考:欧洲传统草药文献)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 起效浓度范围
温和清洁 皂苷类物质降低表面张力,形成胶束结构包裹油脂 充分证实 体外实验显示其清洁力相当于SLS的70%但刺激性显著更低 (依据:2018年Journal of Surfactants and Detergents研究) 0.5-2%
抗炎舒缓 抑制NF-κB通路和COX-2表达 体外研究证实 在LPS诱导的巨噬细胞模型中显示IL-6减少42% (参考:2016年Phytotherapy Research) 1-3%
抗氧化 可能通过皂苷结构淬灭自由基 初步体外证据 DPPH实验中显示中等自由基清除能力(EC50=78μg/mL) (来源:2015年初步体外研究) 未知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皮肤相关活性
三萜皂苷 Saponarioside A/B
Saporubin
两亲性结构,pH敏感 表面活性、抗炎
黄酮类 Vitexin
Isovitexin
极性较大,热稳定 抗氧化、紫外线防护
微量成分 植物甾醇 脂溶性 潜在屏障修复 (需更多证据)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适用配方类型

  • 清洁产品:洁面啫喱、沐浴露(替代SLES)
  • 舒缓产品:抗红血丝精华、晒后修复
  • 理论适用: 敏感肌卸妆油(需验证乳化稳定性)

增效组合

  • 与甘草酸二钾:协同抑制炎症因子TNF-α (依据:体外组合实验数据)
  • 与甜菜碱:改善高浓度时的肤感涩感
  • 与神经酰胺: 理论上有助缓解清洁后的屏障损伤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风险评估

  • CIR评级:安全(1%以下用量)(参考:2020年CIR最终报告)
  • 潜在风险:
    • 高浓度(>5%)可能破坏屏障完整性
    • 眼部黏膜刺激性(需避开眼周)

适用人群

  • 推荐:敏感肌、玫瑰痤疮(低浓度配方)
  • 慎用:极度干燥皮肤(需配合足够保湿成分)
  • 禁忌:对石竹科植物过敏者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天然温和清洁"概念的核心成分
  • 替代SLS/SLES的"clean beauty"选择
  • 部分厂商夸大宣称其"抗衰老"功效 (缺乏可靠证据)

消费者调研

  • 认知度:欧洲市场较高(38%),亚洲市场较低(12%)(来源:2022年Cosmetic Ingredient Awareness Survey)
  • 接受障碍:名称含"皂"字易引发"碱性损伤"误解

7. 总结与展望

当前价值

  • 已验证的温和清洁替代方案
  • 具有临床前证据的抗炎潜力

研究缺口

  • 缺乏标准化的活性成分定量方法
  • 需要更多人体试验验证抗炎功效

未来方向

  • 皂苷结构修饰提高稳定性
  • 与微生物组影响的探索 (初步显示不影响皮肤共生菌)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