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草叶提取物
肥皂草(SAPONARIA OFFICINALIS)叶提取物

中文名:肥皂草叶提取物
英文名:SAPONARIA OFFICINALIS LEAF EXTRACT
别名:无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肥皂草(SAPONARIA OFFICINALIS)叶提取物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植物背景
INCI名称: Saponaria Officinalis Leaf Extract
植物学分类: 石竹科(Caryophyllaceae)肥皂草属(Saponaria),多年生草本植物(来源:ITIS全球植物分类数据库)。
传统与现代应用
- 传统用途: 欧洲民间用于皮肤清洁(天然皂苷来源)、舒缓炎症和伤口处理(依据:民族植物学文献)。
- 提取方法: 常见水或乙醇提取,保留皂苷、黄酮类等极性化合物。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 |
---|---|---|---|
温和清洁 | 皂苷(如皂草苷A)降低表面张力,乳化油脂(依据:界面化学研究) | ★★★☆ | 体外实验显示pH接近皮肤(5.5-6.5)时仍有活性 |
抗炎舒缓 | 抑制NF-κB通路,减少IL-6和TNF-α分泌*注:基于小鼠巨噬细胞模型* | ★★☆☆ | 1-3%提取物浓度下效果显著(参考: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15) |
抗氧化 | 推测与黄酮类(如槲皮素衍生物)清除自由基相关 | ★☆☆☆ | 仅体外ORAC测试显示中等活性(来源:厂商数据)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皮肤相关性质 |
---|---|---|
三萜皂苷 | 皂草苷A(Saponarin)、吉托皂苷 | 表面活性、潜在免疫调节 |
黄酮类 | 异牡荆素、槲皮素-3-葡糖苷 | 抗氧化、紫外线保护 |
微量成分 | β-谷甾醇、单宁 | 可能协同抗炎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适用配方类型
- 清洁产品: 洁面慕斯(0.5-2%添加量)
- 舒缓精华: 与红没药醇、泛醇复配
增效组合
- + 甘油: 缓解皂苷潜在脱脂效应
- + 神经酰胺: 强化屏障修复(依据:离体皮肤模型数据)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风险评估
- CIR评级: 暂未全面评估,但历史使用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参考:CIR历史档案)
- 敏感肌注意: 高浓度皂苷可能破坏皮肤屏障(建议<3%)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天然温和清洁”概念成分,多用于有机品牌(来源:2023年市场分析报告)。
注意: 部分品牌夸大其“排毒”功效,缺乏科学依据。
7. 总结与展望
科学价值: 作为传统植物成分,其皂苷的清洁和抗炎作用有初步证据支持。
未来研究需聚焦: 人体临床验证、皂苷结构优化以减少刺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