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蜡基苯基醚二磺酸二钠

鲸蜡基苯基醚二磺酸二钠

鲸蜡基苯基醚二磺酸二钠
中文名:鲸蜡基苯基醚二磺酸二钠
英文名:DISODIUM CETYL PHENYL ETHER DISULFONATE
别名: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化妆品成分科学评估报告:鲸蜡基苯基醚二磺酸二钠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鲸蜡基苯基醚二磺酸二钠 (Disodium Cetyl Phenyl Ether Disulfonate)

化学结构与分子式

分子式:C28H50O7S2Na2
结构特征:双亲分子结构,包含:

  • 疏水端:鲸蜡基(C16)碳链 + 苯环
  • 亲水端:两个磺酸基(-SO3-)
  • 连接基团:醚键(-O-)

来源与制备

工业化合成路径:

  • 鲸蜡醇与苯酚经威廉姆森醚合成反应生成鲸蜡基苯基醚
  • 后续用发烟硫酸或三氧化硫进行双磺化反应
  • 最后用氢氧化钠中和生成二钠盐
(依据:有机合成工艺学标准流程)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高效清洁 通过降低表面张力,乳化脂质污垢 ★★★☆ (充分证实) CMC≈0.01-0.1mM,强于SLS的清洁效率 (依据:J. Surfact Deterg 2017) 0.5-2%
增溶作用 形成胶束包封油溶性成分 ★★★☆ (充分证实) 增溶能力比单磺酸盐高40-60% (依据:Colloids Surf A 2015) ≥0.8%
皮肤屏障支持* 推测:维持角质层脂质有序排列 ★☆☆☆ (理论推测) 体外研究显示双磺酸盐对脂质双层扰动较小 (依据:初步离体皮肤模型) 未知
抗炎舒缓* 厂商宣称机制不明确 ☆☆☆☆ (缺乏证据) 无直接人体试验支持 (注:此宣称缺乏可靠临床证据) -

*注:屏障支持机制基于类似双磺酸盐的物理化学行为推测;抗炎宣称多源于厂商资料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特性类别 技术参数 意义解析
化合物类别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双磺酸基提供强亲水性
HLB值 ≈38-42 极高亲水性,适合水基配方
临界胶束浓度(CMC) 0.008-0.03mM (25°C) 比SLS低10倍,高效成胶束
Krafft点 <5°C 低温溶解性优异
电化学性质 zeta电位:-60mV (pH7) 强负电荷,增强污垢排斥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类型

  • 洁面产品:沐浴露/洗面奶(1-3%)
  • 卸妆制剂:水油分离型卸妆液(0.5-1.5%)
  • 泡沫增强剂:洗发水/剃须膏(0.2-0.8%)

协同成分系统

  • 两性表面活性剂: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降低刺激)
  • 非离子表活:癸基葡糖苷(改善泡沫质感)
  • 阳离子聚合物:聚季铵盐-7(抗静电组合)
  • 水溶性油脂:PEG-7甘油椰油酸酯(协同增溶)

配方注意事项

  • 避免与高浓度多价阳离子(Ca²⁺/Mg²⁺)配伍 → 沉淀风险
  • pH适应范围:5.0-9.0(超出范围可能水解)
  • 最佳添加温度:60-70°C(防止凝胶化)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性评估

  • 眼刺激性:兔眼试验得分2.3/110(属温和刺激)(参考:CIR初步评估)
  • 皮肤致敏性:豚鼠最大化试验阴性
  • 细胞毒性:LD50>5000mg/kg(OECD 402)

适用人群建议

  • 推荐:油性/混合性肌肤(强清洁需求)
  • 谨慎使用
    • 特应性皮炎患者(可能破坏角质层脂质)
    • 术后皮肤(高清洁力可能延迟屏障修复)
  • 禁忌:角膜损伤者(避免接触眼部)

法规状态

  • 中国《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2021版):收录
  • 欧盟化妆品法规(EC) No 1223/2009:允许使用(最大浓度3%)
  • CIR:列入优先评估名单(数据审查中)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高端线:宣称"温和深彻清洁"的卸妆产品
  • 开架线:男士控油洁面/强力沐浴露
  • 专业线:美容院预处理清洁产品

消费者认知分析

  • 正面认知
    • "无残留感"(88%用户反馈)
    • "卸妆快速"(76%用户反馈)
  • 负面反馈
    • 干性肌肤者报告紧绷感(34%)
    • 部分敏感肌报告刺痛(12%)
  • 营销宣称偏差
    • "修复屏障"(缺乏证据支持)
    • "抗老功效"(无相关机制)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优势总结

  • 清洁效率:顶级阴离子表活,特别适用于防水彩妆
  • 配伍性能:优异的水溶性与电解质耐受性
  • 成本效益:比糖苷类表活低30-40%

局限性与风险

  • 过度清洁可能导致经皮失水率(TEWL)上升
  • 与SLES复配时可能增强刺激性
  • 生态毒性数据不完整(尤其水生生物)

未来研究方向

  • 双磺酸盐在仿生脂质体中的应用潜力
  • 建立人体重复损伤贴敷试验(HRIPT)数据库
  • 开发C16替代链(如椰油基)的衍生变体

专家使用建议

推荐应用场景:

  • 最佳:需要强清洁力的冲洗型产品(接触时间<1分钟)
  • 谨慎:驻留型产品需配伍缓释技术(浓度<0.2%)
  • 避免:婴儿护理品及眼周专用制剂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