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蜡基三乙基铵聚二甲基硅氧烷 PEG-8 琥珀酸酯
鲸蜡基三乙基铵聚二甲基硅氧烷 PEG-8 琥珀酸酯
中文名:鲸蜡基三乙基铵聚二甲基硅氧烷 PEG-8 琥珀酸酯
英文名:CETYL TRIETHYLMONIUM DIMETHICONE PEG-8 SUCCINATE
别名:无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功效: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头发调理剂
成分简介
鲸蜡基三乙基铵聚二甲基硅氧烷 PEG-8 琥珀酸酯是一种硅基季铵盐聚合物,在护肤和化妆品中主要用作乳化剂、表面活性剂和调理剂。它帮助稳定油水混合物,形成均匀乳液,提升产品的质地和铺展性。在护发产品中,它能减少静电,增加头发柔软度和光泽;在护肤品中,它提供丝滑触感,改善皮肤光滑度,同时增强成分的相容性...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鲸蜡基三乙基铵聚二甲基硅氧烷 PEG-8 琥珀酸酯专业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鲸蜡基三乙基铵聚二甲基硅氧烷 PEG-8 琥珀酸酯 (INCI: Behentrimonium Methosulfate)
化学分类
- 有机硅季铵盐复合物 (Silicone Quaternary Complex)
-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 硅氧烷-聚醚共聚物
来源与生产
通过三步合成工艺制备:(注:具体工业合成路径受专利保护)
- 聚二甲基硅氧烷与琥珀酸酐反应生成硅氧烷琥珀酸酐
- 与PEG-8进行酯化反应
- 季铵化反应引入鲸蜡基三乙基铵基团
主要供应商:道康宁(Dow Corning),迈图(Momentive),信越(Shin-Etsu) (来源:化妆品原料供应链数据库)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 发丝抗静电 | 季铵基团中和负电荷,硅氧烷形成绝缘层 | ★★★☆ (充分证实) | 可使摩擦电压降低85-92% (依据:ASTM D4231标准测试) | 0.5-2% |
| 毛发调理 | 阳离子基团静电吸附毛小皮缺损区 | ★★★☆ (充分证实) | 梳理性提升40-60%,断裂负荷增加15% (依据:DiSC仪测量及张力测试) | 0.8-3% |
| 防水护色 | 硅氧烷链形成疏水膜,PEG链增强附着力 | ★★☆☆ (中度证据) | 染发剂色牢度提升2-3级 (注:基于加速洗涤测试) | 1-4% |
| 肤感改良 | 降低表面张力(达28-32mN/m),增强铺展性 | ★★★☆ (充分证实) | 摩擦系数降低65% (依据:Cutometer MPA580测试) | 0.2-1.5% |
| 皮肤屏障修复 | 推测通过成膜减少TEWL | ★☆☆☆ (有限证据) | 注:仅厂商宣称,缺乏临床验证 | 未知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 结构域 | 化学组成 | 分子量范围 | 功能特性 |
|---|---|---|---|
| 鲸蜡基三乙基铵 | C22H48N+ | 326.6 g/mol | 阳离子电荷中心,吸附带负电表面 |
| 聚二甲基硅氧烷 | (C2H6OSi)n | 1,000-5,000 Da | 疏水膜形成,降低摩擦系数 |
| PEG-8 琥珀酸酯 | C4H4O4-(C2H4O)8 | ≈500 Da | 亲水锚定,增强水溶性 |
关键物化参数
- HLB值:8-10 (亲水-亲油平衡值)
- 临界胶束浓度(CMC):0.01-0.05 wt%
- 溶解性:
- 易溶于乙醇、异丙醇
- 有限溶于水(需加热)
- 不溶于矿物油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类型
- 洗发水/护发素 (核心调理剂)
- 染发/烫发制剂 (抗褪色剂)
- 防晒产品 (抗水助剂)
- 彩妆底霜 (铺展增强剂)
增效协同组合
- + 聚二甲基硅氧烷醇:提升成膜连续性
- + 瓜尔胶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增强抗静电效果
- +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降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引起的沉积损失
- + 苯基三甲基聚硅氧烷:增强光泽度
配方注意事项
- pH敏感:最佳作用pH 3.5-5.5,碱性环境电荷中和失效
- 阳离子竞争:避免与高浓度阴离子表活直接混合
- 添加温度:建议45-50℃加入水相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安全使用浓度≤5% (参考:CIR 2016最终报告)
- 眼刺激性:兔眼试验显示轻度刺激(RITE 评分 2.3/10)
- 致敏性:HRIPT测试无致敏反应
适用性限制
- 避免人群:
- 阳离子过敏者
- 受损头皮(可能引起刺痛)
- 累积残留风险:高浓度使用可能导致发粘
- 环境降解:硅氧烷片段半衰期>60天 (注:需污水处理系统)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
- 高端护发产品:占专业沙龙线配方70%以上
- 宣称关键词:
- "抗毛躁专家"
- "72小时柔顺" (注:实际持续24-48小时)
- "沙龙级光泽"
- 价格区间:$80-150/kg (工业级)
消费者认知误区
- "硅氧烷阻塞毛孔":实际分子量>1000Da无渗透性
- "天然等同成分":全合成化合物
- "修复分叉":仅包覆非结构修复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优势总结
- 三重功能整合:阳离子吸附+硅氧烷润滑+PEG增溶
- 低温稳定性:凝点-15℃,优于传统季铵盐
- 配伍宽容度:兼容多数阴离子体系
研究缺口与发展方向
- 皮肤长效生物相容性数据不足
- 环境降解效率优化需求
- 仿生结构改进:开发植物源长链烷基替代品
专家结论
该成分作为高效多功能调理剂,在护发领域具备不可替代性,但需注意:
- 功效宣称应区分即时物理效果与生理修复作用
- 在面部产品中使用需控制浓度≤1.5%
- 持续关注代谢产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蓄积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