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硫乙胺磺酸钠

泛硫乙胺磺酸钠

泛硫乙胺磺酸钠
中文名:泛硫乙胺磺酸钠
英文名:SODIUM PANTETHEINE SULFONATE
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泛硫乙胺磺酸钠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INCI名称: Sodium Panthenyl Ethyl Sulfonate

CAS号: 67448-50-4

化学结构类别: 泛酸(维生素B5)衍生物

来源与制备

  • 天然来源: 可通过泛酸(维生素B5)与2-羟基乙磺酸钠反应合成 (参考: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5)
  • 工业制备: 通常通过化学合成获得高纯度产物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主要作用机制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 起效浓度范围
保湿作用 促进角质层水合作用,增强皮肤屏障功能 (多项临床研究证实) 可增加角质层含水量达30% 1-5%
抗氧化 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损伤 中等 (体外研究为主) 在体外模型中显示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0.5-3%
抗炎 抑制炎症因子(如IL-6, TNF-α)释放 中等 (体外和动物模型) 在UVB诱导的皮肤炎症模型中显示保护作用 1-2%
美白提亮 可能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 (初步体外研究) 注:此机制基于初步体外研究,人体效果尚需验证 未知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生物活性
维生素B5衍生物 泛硫乙胺磺酸钠 水溶性,分子量305.31,pH稳定(3-9) 皮肤屏障修复,抗氧化
磺酸盐 乙基磺酸基团 增强水溶性和渗透性 促进活性成分渗透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见应用类型

  • 保湿类产品: 面霜、精华液、面膜
  • 修复类产品: 屏障修复霜、术后护理产品
  • 防晒产品: 作为抗氧化辅助成分

协同成分

  • 透明质酸: 增强保湿效果
  • 神经酰胺: 协同修复皮肤屏障
  • 维生素E: 增强抗氧化网络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性评估

  • CIR评估: 安全使用浓度上限为5% (参考:CIR报告2018)
  • 刺激性: 极低,适合敏感肌肤
  • 致敏性: 罕见过敏报告

适用人群

  • 干性至混合性肌肤
  • 敏感肌和玫瑰痤疮患者
  • 屏障受损皮肤
  • 注:油性肌肤也可使用,但需注意配方基质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现状

  • 主要应用于中高端护肤品线
  • 常作为"温和修复"、"敏感肌友好"产品的关键成分
  • 部分品牌夸大其"抗衰老"功效 (注:此宣称缺乏强有力的人体临床试验证据支持)

7. 总结与展望

泛硫乙胺磺酸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皮肤保湿和修复成分,其科学证据主要集中在保湿和屏障修复方面。作为维生素B5衍生物,它具有优异的皮肤耐受性,适合各类肌肤使用。

未来研究方向:

  • 抗炎作用的人体临床验证
  • 与其他活性物的协同机制研究
  • 在特应性皮炎等皮肤疾病中的应用潜力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