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酸钙
泛酸钙
中文名:泛酸钙
英文名:CALCIUM PANTOTHENATE
别名:维生素B5钙、钙泛酸盐
安全性:
1
功效:抗静电
成分简介
泛酸钙,即维生素B5的钙盐形式,是护肤和化妆品中常见的多功能成分。在护肤品中,它主要作为保湿剂,能吸引并锁住水分,增强皮肤屏障功能,减少水分流失,使肌肤柔软光滑。同时,它具有抗炎和舒缓作用,可帮助缓解敏感、受刺激或受损皮肤,促进伤口愈合和细胞再生,常用于修复霜、精华液和面膜中。在化妆品中,泛酸钙常用...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泛酸钙 (Calcium Pantothenate) 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泛酸钙 (Calcium Pantothenate)
化学来源与结构
- 化学类别:维生素B5衍生物(泛酸的钙盐)
- 分子式:C18H32CaN2O10
- CAS号:137-08-6
- 物理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天然来源与合成
天然存在于动物肝脏、酵母、谷物等,但化妆品级泛酸钙通常为化学合成产物,纯度≥98% (参考:FDA GRAS认证资料)。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 | 起效浓度范围 |
|---|---|---|---|---|
| 皮肤屏障修复 | 作为辅酶A的前体,促进角质层脂质(神经酰胺、胆固醇)合成 | 强(临床+体外) | 0.5%-2%浓度可提升角质层含水量15-20% (依据:2015年J Dermatolog Treat研究) | 0.5%-5% |
| 抗炎舒缓 | 下调IL-6和TNF-α表达,抑制NF-κB通路 | 中等(体外+动物模型) | 在UVB诱导的小鼠模型中显示红斑减少40% (参考:2018 Exp Dermatol研究) | 1%-3% |
| 毛发强韧(口服更显著) | 促进毛囊细胞代谢和角蛋白合成 | 弱(有限临床证据) | 部分研究显示口服可减少脱发,但外用效果待验证 | N/A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生物活性 |
|---|---|---|---|
| 活性形式 | 泛酸(维生素B5) | 水溶性,pH 6-8稳定 | 辅酶A合成必需 |
| 钙盐形式 | 泛酸钙 | 稳定性优于游离酸 | 缓慢释放活性成分 |
关键代谢路径
- 皮肤转化:经磷酸化生成4'-磷酸泛酸,最终合成辅酶A
- 生物利用率:透皮吸收率约3-8%(依赖载体系统)(依据:2017 Skin Pharmacol Physiol研究)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见应用类型
- 保湿霜/乳液:浓度1-5%,常与透明质酸、神经酰胺复配
- 修复精华:与泛醇(维生素B5前体)联合使用
- 防晒产品:作为抗炎组分(需注意pH兼容性)
增效组合
- 屏障修复:+胆固醇(3:1:1摩尔比最佳)
- 抗衰老:+烟酰胺(协同提升NADPH水平)
- 创伤修复:+锌盐(加速上皮化)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数据
- CIR评级:安全(最高浓度5%)(参考:2016 CIR最终报告)
- 致敏率:<0.03%(20000例斑贴测试)
- 孕妇适用:是(GRAS口服安全)
使用禁忌
- 注:高浓度(>5%)可能引起暂时性刺痛(非过敏)
- 避免与强酸性(pH<3)或强氧化性成分直接混合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主要宣称:"屏障修复"、"敏感肌舒缓"
- 价格区间:中端至高端(常作为关键活性成分)
认知误区
- 注:部分产品夸大"即时祛皱"效果,缺乏科学依据
- 与泛醇(Panthenol)常被混淆,需明确化学差异
7. 总结与展望
科学共识
泛酸钙作为经典型维生素B5衍生物,其屏障修复和抗炎作用已获充分验证,是敏感肌护理的可靠成分。
研究方向
- 透皮增强技术:纳米载体系统的开发
- 与微生物组(如Cutibacterium acnes)的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