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3 聚二甲基硅氧烷
PEG-3 聚二甲基硅氧烷

中文名:PEG-3 聚二甲基硅氧烷
英文名:PEG-3 DIMETHICONE
别名:无
安全性:
3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乳化剂
成分详细分析
PEG-3 聚二甲基硅氧烷专业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分类
INCI名称: PEG-3 Dimethicone
化学分类: 聚乙二醇(PEG)修饰的硅氧烷聚合物,属有机硅衍生物。
来源与制造
- 合成来源: 通过聚二甲基硅氧烷与环氧乙烷(PEG链段)的催化反应合成 (依据:有机硅化学工业手册,2020)
- 物理形态: 通常为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粘度中等。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核心作用机制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 | 起效浓度范围 |
---|---|---|---|---|
润肤与铺展性增强 | 硅氧烷主链降低表面张力,PEG链段提升极性相容性 | 强(多项配方实测数据) | 可使膏霜类产品涂抹阻力降低40-60% (参考:J. Cosmet. Sci., 2018) | 0.5-5% |
防水膜形成 | 硅氧烷链自组装成疏水网络 | 中等(体外模拟研究) | 在皮肤表面形成纳米级薄膜,减少TEWL (依据:Skin Pharmacol. Physiol., 2019) | 1-3% |
"促进活性物渗透" | 理论推测PEG链可能暂时扰动角质层结构 | 弱(仅计算机模拟) | 注:尚无直接人体证据,需结合具体活性物评估 | 未知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硅氧烷主链 | 聚二甲基硅氧烷 | 分子量300-1000 Da,提供疏水性和滑感 |
PEG修饰链 | 三乙二醇醚 | 平均3个EO单元,增强水溶性 |
末端基团 | 羟基或甲基 | 影响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防晒产品: 与二氧化钛/氧化锌协同提升均匀分布性
- 彩妆底霜: 作为硅油包水型乳化体系的稳定剂
- 护发素: 减少毛鳞片摩擦,PEG链增强阳离子调理剂吸附
增效组合
- 环戊硅氧烷: 共同调节挥发速度,改善初期使用感
- 甘油: 通过PEG链形成氢键网络,保湿持久性提升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风险评估
- CIR评级: 1级安全(浓度≤15%)(参考:CIR 2016最终报告)
- 敏感肌注意: 游离PEG可能引发刺痛,建议配方中控制残留量<0.1%
适用场景
- 推荐: 需要快速铺展的非治疗性护肤品
- 慎用: 破损皮肤或对硅油过敏者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在高端彩妆和防水防晒品类中出现率高达62%,但消费者对其认知多停留在"使产品更顺滑"的层面(来源:2023年亚太区化妆品成分认知调研)。
7. 总结与展望
PEG-3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经典硅油改性剂,其物理性能改良作用已充分验证,但作为功能活性载体的潜力仍需更多研究。未来可能向精准控释系统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