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3 月桂基胺氧化物
PEG-3 月桂基胺氧化物

中文名:PEG-3 月桂基胺氧化物
英文名:PEG-3 LAURAMINE OXIDE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表面剂, 抗静电
成分详细分析
PEG-3 月桂基胺氧化物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类别
INCI名称: PEG-3 Lauramine Oxide
化学类别: 非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氧化胺类)(依据:IUPAC命名规则及CIR分类)
来源与制备
- 天然来源: 无直接天然来源,为半合成化合物
- 合成路径: 月桂胺(十二胺)与环氧乙烷(3摩尔)经乙氧基化反应后氧化制得(参考:Journal of Surfactants and Detergents, 2018)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温和清洁 | 通过氧化胺基团降低表面张力,同时PEG链减少对皮肤脂质的破坏 | 强(体外及临床) | 相比传统SLS,角质层蛋白损伤减少42%(依据:Dermat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19) | 0.5-5% |
泡沫稳定 | 分子结构中亲水-亲油平衡(HLB≈14)优化泡沫网络结构 | 中等(配方实验) | 与椰油酰胺DEA复配时泡沫体积提升37%(来源:厂商技术资料) | 1-3% |
"抗静电" | 理论推测:阳离子特性可能中和负电荷 | 弱(无直接证据) | *注:此宣称缺乏针对该成分的专项研究* | N/A |
详细清洁机制研究:
在离体皮肤模型(猪耳皮肤)实验中,5% PEG-3 Lauramine Oxide溶液清洁后:
- 角质层水合损失仅8%(SLS对照组为23%)
- 经表皮水分流失(TEWL)值增加1.2 g/m²/h(SLS组为4.7)(数据来源: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20)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主成分 | PEG-3 Lauramine Oxide | 分子量:~315 g/mol,pH稳定范围:4-9 |
常见杂质 | 游离月桂胺、二恶烷(<10 ppm) | *注:现代工艺已大幅降低杂质水平*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洗发水(占比2-4%)
- 沐浴露(1-3%)
- 剃须泡沫(3-5%)
增效组合
- 与甜菜碱复配: 降低刺激性的同时保持清洁力(依据:Cosmetics & Toiletries, 2017)
- 在阳离子体系中的应用: 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缓冲剂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 安全(最高浓度5%)(参考:CIR 2015最终报告)
- 眼刺激性: 兔眼测试显示可逆性轻微刺激(1%溶液)
适用人群
- 推荐: 敏感性皮肤(需配合舒缓成分)
- 慎用: 极度受损皮肤(屏障修复期)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温和系"清洁配方的标志性成分,常出现在:
- 婴幼儿护理产品(利用其低刺激性)
- 绿色宣称产品(尽管为合成成分,但因可生物降解被接受)
7. 总结与展望
优势总结:
- 平衡清洁力与温和性的优秀表面活性剂
- 配方兼容性广,技术成熟
未来方向:
- *需进一步研究:* 长期使用对皮肤微生物群的影响
- 开发更高纯度的工艺以减少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