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酸铝
苯甲酸铝

中文名:苯甲酸铝
英文名:ALUMINUM BENZOATE
别名:无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苯甲酸铝 (Aluminum Benzoate) 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 INCI名称: Aluminum Benzoate
- CAS号: 555-40-8
- 化学式: C21H15AlO6
来源与制备
苯甲酸铝是苯甲酸与铝盐(如氢氧化铝)通过中和反应生成的金属有机化合物(来源:Cosmetic Ingredient Review, 2021)。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收敛控油 | 通过铝离子与皮肤表面负电荷结合,暂时性收缩毛孔蛋白 | ★★★☆ (体外及短期临床观察) | 铝盐类普遍表现收敛性,但苯甲酸铝的特定效果缺乏独立研究(注:机制推断基于同类铝化合物) | 0.5-2% |
防腐辅助 | 苯甲酸根离子协同增强防腐体系对真菌的抑制作用 | ★★☆ (体外微生物实验) | 在pH4-6范围内与苯氧乙醇联用可提升防腐效率30%(来源: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8) | 0.1-0.5% |
"抗衰老" | 厂商宣称通过抗氧化途径 | ★ (无直接证据) | 注:此宣称缺乏人体试验数据,苯甲酸铝未显示显著自由基清除能力 | N/A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主成分 | 苯甲酸铝三聚体 | 白色粉末,pH6-7时溶解度0.3g/100ml |
可能杂质 | 游离苯甲酸 | 需控制在≤0.1% (CIR安全标准) |
分解产物 | 苯甲酸/氢氧化铝 | 高温(>80℃)或强酸(pH<3)条件下产生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见应用类型
- 控油乳液/爽肤水:通常与硅石、PCA锌复配
- 止汗产品:作为氯化羟铝的辅助成分
- 防腐体系:与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联用
典型协同组合
- 锌盐+苯甲酸铝:协同调节皮脂腺5α-还原酶活性(体外研究显示抑制率提升22%)
- 水杨酸+苯甲酸铝:pH3-4时形成可溶性复合物,增强角质渗透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风险评估
- CIR评级: 安全浓度≤2% (非喷雾产品)
- 敏感肌风险: 铝离子可能引发刺痛感 (发生率约3.7%)
- 孕妇慎用: 虽无明确禁忌,但缺乏妊娠期安全性数据
适用条件
- 最佳pH范围: 5.5-7.0 (避免酸性条件下释放游离铝)
- 禁忌配伍: 强螯合剂(如EDTA)、高浓度果酸(pH<3.5)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出现在男士控油产品(占应用案例的68%)和平价护肤品中(来源:Euromonitor 2022成分分析)。消费者对其认知度较低,常被误认为"防腐剂"而非活性成分。
7. 总结与展望
苯甲酸铝作为经济型收敛剂具有明确配方价值,但:
- 需更多独立临床研究验证其宣称功效
- 在无铝配方趋势下可能面临市场萎缩
- 改性研究(如微囊化铝盐)可能提升其安全性和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