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酸异丁酯
苯甲酸异丁酯

中文名:苯甲酸异丁酯
英文名:ISOBUTYL BENZOATE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苯甲酸异丁酯 (Isobutyl Benzoate) 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 INCI名称: Isobutyl Benzoate
- CAS号: 120-50-3
- 化学式: C11H14O2
- 分子量: 178.23 g/mol
来源与生产
苯甲酸异丁酯是一种合成酯类化合物,主要通过苯甲酸与异丁醇在酸性条件下的酯化反应合成(来源: 有机合成化学手册)。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溶剂/增稠剂调节 | 通过非极性碳链结构与配方中其他成分形成分子间作用力,调节体系粘度 | 高 (多篇文献证实) | 在5-15%浓度下显著影响硅油类配方的流变特性(J. Cosmet. Sci., 2010) | 5-15% |
皮肤渗透促进 | 可能暂时干扰角质层脂质排列,促进小分子渗透 | 中等 (体外研究为主) | 离体皮肤模型显示对水杨酸的渗透率提升约20%(Skin Pharmacol. Physiol., 2015) | 3-8% |
"抗氧化辅助" | 厂商宣称可稳定易氧化成分,但机制不明 | 低 | 无公开研究数据支持该功能 | -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芳香族酯类 | 苯甲酸异丁酯 | 无色透明液体,密度1.001 g/cm3,沸点242°C |
相关衍生物 | 苯甲酸甲酯/乙酯 | 碳链长度差异导致挥发性和溶解性变化 |
关键化学特性
- 溶解性: 易溶于乙醇、丙酮,几乎不溶于水 (溶解度 <0.1%)
- 稳定性: 对酸碱稳定 (pH 3-9),紫外线照射下可能缓慢分解
- 表面张力: 32.5 mN/m (25°C),具有中度铺展能力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溶剂系统: 常用于溶解合成麝香等难溶香料成分
- 硅油改良剂: 与环戊硅氧烷配合可降低粘腻感
- 喷雾产品: 作为酒精替代溶剂用于部分气雾剂配方
增效组合
- 与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 提升防晒剂溶解度的同时不影响SPF值(Cosmetics & Toiletries, 2018)
- 与生育酚乙酸酯: 在1:2比例下形成稳定复合物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毒理学评估
- 急性毒性: LD50 (大鼠经口) >5000 mg/kg,属实际无毒级
- 皮肤刺激性: 未稀释状态下可能引起轻度刺激(依据: OECD 404测试)
- 致敏性: 豚鼠最大化试验显示无显著致敏反应
使用限制
- CIR评估: 安全浓度上限建议为25%(参考: CIR 2016年报告)
- 孕妇慎用: 虽无明确风险,但缺乏孕期安全性数据
- 眼部产品: 避免用于黏膜接触型产品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分布
- 主要应用于香水 (占使用量68%) 和防晒产品 (22%)(来源: 全球化妆品成分数据库)
- 新兴应用: 部分"无水配方"宣称产品作为关键溶剂
消费者关注点
- 积极认知: 作为"酒精替代溶剂"被部分敏感肌品牌推崇
- 争议点: 成分表位置靠前时可能引发"化学感"担忧
7. 总结与展望
苯甲酸异丁酯作为多功能酯类溶剂,在配方稳定性调节方面具有明确价值,但其部分宣称功效仍需更多临床证据支持。未来研究方向包括:
- 开发更环保的合成路径 (目前产率约82%)
- 探索在透皮给药系统中的潜在应用
- 建立更精确的皮肤渗透定量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