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玄参提取物
北玄参(SCROPHULARIA BUERGERIANA)提取物

中文名:北玄参提取物
英文名:SCROPHULARIA BUERGERIANA EXTRACT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肌肤调理
成分详细分析
北玄参(SCROPHULARIA BUERGERIANA)提取物:成分科学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北玄参(Scrophularia buergeriana)为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东亚地区(中国、韩国、日本)传统药用植物。
INCI名称与提取方式
- INCI名称:SCROPHULARIA BUERGERIANA EXTRACT
- 常见提取部位:根茎为主,少数使用全草
- 典型提取方法:水或乙醇/水混合溶剂提取,部分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注:方法影响活性成分比例)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抗氧化 | 清除ROS,上调Nrf2/ARE通路增强内源性抗氧化酶(SOD、CAT) | 体外研究强证据 | DPPH清除率IC50≈0.2mg/mL(参考:2016 J. Ethnopharmacol) | 0.1-1% |
抗炎 | 抑制NF-κB通路,降低TNF-α、IL-6分泌;抑制COX-2表达 | 体外+动物模型证据 | 小鼠耳肿胀模型显示水肿减少40%(参考:2018 Fitoterapia) | 0.5-2% |
美白淡斑 | 体外显示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约30%);需更多人体验证 | 初步研究 | 与熊果苷联用可能增效(参考:2020韩国专利KR102020XXX) | 未知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皮肤相关性 |
---|---|---|---|
环烯醚萜苷 | 哈巴俄苷(Harpagoside)、玄参苷(Scrophuloside) | 极性较大,水溶性良好 | 主要抗炎活性物质 |
苯乙醇苷 | 类叶升麻苷(Acteoside)、异类叶升麻苷(Isoacteoside) | 热不稳定,易氧化 | 抗氧化及神经酰胺合成促进 |
三萜皂苷 | Buergerinin C、Scrophuloside B | 表面活性剂特性 | 潜在温和清洁辅助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适用配方类型
- 水基体系:精华液、爽肤水(需注意防腐挑战)
- 乳化体系:乳液、面霜(建议添加于水相)
- 特殊应用:舒缓面膜、晒后修复产品
增效组合
- 抗氧化协同:维生素E、绿茶提取物
- 抗炎协同:红没药醇、积雪草苷
- 稳定性注意:避免与高浓度金属离子(如Cu2+)配伍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数据
- CIR评估:未单独评估,玄参属植物提取物一般认可安全浓度≤5%(参考:CIR 2015)
- 刺激性:低刺激性(兔模型无红斑),但含潜在过敏原(苯乙醇苷类)
适用人群警示
- 慎用情况:对菊科植物过敏者可能交叉过敏
- 孕妇:尚无足够数据,建议避免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出现在"汉方"、"K-Beauty"概念产品中,常与"草本温和"、"传统智慧"等营销标签关联。
- 消费者认知度:亚洲市场较高,欧美市场认知有限
- 价格定位:中高端(原料成本≈$150/kg)
- 注:部分品牌夸大其"排毒"或" miracle cure"功效,缺乏科学依据
7. 总结与展望
科学价值:具有明确抗氧化/抗炎潜力的传统植物提取物,环烯醚萜苷成分值得深入机理研究。
发展瓶颈:需更多随机对照人体试验验证功效宣称;提取物标准化程度不足(活性物含量波动)。
应用趋势:在敏感肌修复、环境污染防护等细分领域可能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