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半碳酸钠
倍半碳酸钠

中文名:倍半碳酸钠
英文名:SODIUM SESQUICARBONATE
别名:无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倍半碳酸钠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Sodium Sesquicarbonate
化学描述
倍半碳酸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a3H(CO3)2·2H2O,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复盐形式。
天然来源与工业制备
- 天然存在:在特定盐湖沉积物中天然形成
- 工业制备:主要通过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溶液结晶法制得 (来源:Kirk-Othmer Encyclopedia of Chemical Technology)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主要皮肤作用机制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pH缓冲 | 作为两性盐类,可稳定维持在pH 8.4左右的缓冲系统 | 强 (多篇文献证实) | 对维持化妆品体系pH稳定性有显著作用 | 0.5-5% |
温和清洁 | 通过碱性环境下促进污垢乳化,可能与脂肪酸形成皂化反应 | 中等 (体外证据) | 清洁力弱于传统皂基但刺激性更低 | 1-10% |
"排毒"功效 | 厂商宣称可吸附重金属,缺乏机制研究 | 极弱 | 无直接皮肤应用证据 | 未知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复盐成分 | Na3H(CO3)2·2H2O | 白色结晶粉末,水溶性约15g/100mL (20℃) |
相关衍生物 | 碳酸钠、碳酸氢钠 | 在溶液中存在动态平衡关系 |
关键化学特性
- pH特性:1%水溶液pH≈8.4,缓冲范围7.5-9.0
- 稳定性:加热至约50℃开始失去结晶水
- 反应性:与强酸反应产生CO2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见应用类型
- 清洁产品:沐浴露、洁面膏 (占比3-8%)
- 调节剂:pH缓冲系统组件 (占比0.5-2%)
典型协同成分
- 表面活性剂:与APG类复配可降低刺激性
- 螯合剂:与EDTA二钠联用增强稳定性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1 (安全) (依据:2016年CIR最终报告)
- 眼刺激性:浓度>5%可能引起轻度刺激
适用人群注意
- 推荐:中性至油性肌肤
- 慎用:屏障受损皮肤 (可能干扰正常pH)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主要作为"碱性清洁"概念产品的替代缓冲剂出现,近年被部分品牌包装为"天然矿物质成分"。
消费者认知偏差
- 误认为具有"深层净化"功能
- 低估其作为pH调节剂的核心价值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优势
- 稳定的pH缓冲能力
- 比单一碳酸盐更温和的作用特性
研究缺口
- 缺乏针对皮肤微生物组影响的长期研究
- 不同配方体系中最佳浓度需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