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豆蔻酰六肽-5

肉豆蔻酰六肽-5

肉豆蔻酰六肽-5
中文名:肉豆蔻酰六肽-5
英文名:MYRISTOYL HEXAPEPTIDE-5
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肉豆蔻酰六肽-5 (Myristoyl Hexapeptide-5) 专业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别名

肉豆蔻酰六肽-5 (Myristoyl Hexapeptide-5),商品名:Argireline® Amplified (Lipotec)。

来源与生产

  • 化学合成:通过固相肽合成(SPPS)技术生产
  • 前体物质:由天然氨基酸(亮氨酸、谷氨酰胺、精氨酸等)与肉豆蔻酸结合
  • 原料供应商:Lipotec/Lubrizol(主要专利持有者),其他供应商包括:PepTech®、Spec-Chem

历史背景

2009年由西班牙生物科技公司Lipotec首次商业化,作为经典六肽(乙酰基六肽-8/Argireline®)的增强版本推出,旨在通过脂化修饰提高皮肤渗透性 (来源:Lipotec技术白皮书)。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神经肌肉信号抑制
(抗动态纹)
通过模拟SNAP-25蛋白C末端序列,竞争性抑制SNARE复合体组装,减少乙酰胆碱囊泡与突触前膜融合 ★★★☆
(体外/离体皮肤模型证实)
离体皮肤实验显示肌肉收缩减少32%(10μM浓度)
(Lupo et al., J Cosmet Dermatol 2014)
2-10%
胶原保护 下调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 MMP-3)表达,抑制胶原降解 ★★☆
(体外成纤维细胞研究)
在UVB照射模型中减少MMP-1分泌达45%
(Lipotec in-vitro数据)
≥5%
皮肤紧致提升 理论推测:通过减少肌肉张力间接改善松弛
(注:缺乏直接作用机制证据)
★☆
(厂商宣称为主)
消费者自评问卷显示67%使用者感觉皮肤更紧致
(来源:厂商未公开临床试验)
未知
作用机制深度解析:

SNARE复合体抑制机制:肉豆蔻酰六肽-5的活性核心序列(Gln-Leu-Arg)与SNAP-25的C端结构域(197-206位氨基酸)高度同源,通过竞争性结合syntaxin和VAMP蛋白,阻止形成稳定的四螺旋束复合物,从而阻断神经递质释放。脂化修饰的肉豆蔻酰基增强其透皮吸收率约3倍(离体皮肤渗透实验,Francoeur方法)。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结构特征 化学细节 物理化学性质
分子结构 Myristoyl-Gln-Leu-Arg-Leu-Leu-Gln 分子量:870.1 g/mol
修饰基团 N端十四烷酸(肉豆蔻酸)修饰 Log P:3.2(增强脂溶性)
关键活性序列 Gln-Leu-Arg(3肽核心) 等电点(pI):10.2
稳定性 pH耐受:4.0-7.5
热敏感:>50℃降解加速
水溶性:有限(需配方助溶)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最佳配方类型

  • 水基精华:含增溶剂(如PEG-40氢化蓖麻油)
  • 油包水乳液:利用脂质载体促进渗透
  • 无水配方:硅油基质稳定体系
  • 禁忌体系: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导致肽沉淀)

增效协同成分

  • 信号肽类:棕榈酰五肽-4(刺激胶原)
  • 神经递质抑制剂:二氨基嘧啶氧化物(抑制乙酰胆碱受体)
  • 透皮促进剂:卵磷脂/乙醇(1:2复合体系)
  • 抗氧化剂:维生素E(防止肽氧化)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安全(使用浓度≤10%)(CIR 2017肽类评估报告)
  • 致敏性:0.23% HRIPT阳性率(极低)
  • 系统毒性:LD50>2000mg/kg(大鼠经皮)

适用人群与禁忌

  • 适用:动态纹显著人群(25-55岁),所有肤质
  • 慎用:神经肌肉疾病患者(如重症肌无力)
  • 孕妇禁忌:缺乏妊娠安全性数据(理论风险)
  • 术后恢复期:需停用肉毒杆菌治疗后2周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

  • 价格区间:高端抗衰产品($80-$150/30ml)
  • 宣称关键词:"类肉毒效果"、"无针紧致"、"表情纹克星"
  • 典型产品:抗皱精华、眼霜、颈霜

消费者认知误区

  • "即时肉毒替代品":实际需持续使用4-8周见效
  • "静态纹修复":对已形成的深度静态纹效果有限
  • "浓度越高越好":>10%可能引发刺激性反应

7. 总结与展望

科学价值总结

  • 机制明确性:SNARE复合体抑制机制在离体模型中验证充分
  • 创新性:脂化修饰显著提升透皮效率(较非修饰肽)
  • 局限性:缺乏大规模随机对照人体试验

未来研究方向

  • 多肽复合递送系统:脂质体/纳米载体提升生物利用度
  • 作用持久性优化:开发缓释型前体肽
  • 肌肉选择性研究:靶向特定表情肌群

临床建议

推荐作为肉毒杆菌的辅助维持疗法(3-5%浓度每日两次),联合信号肽(如棕榈酰三肽-5)可提升胶原再生协同效应。避免与高浓度A醇(>0.3%)同时使用可能降低活性。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