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叔丁基环己醇
4-叔丁基环己醇

中文名:4-叔丁基环己醇
英文名:4-t-BUTYLCYCLOHEXANOL
别名:无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香料
成分详细分析
4-叔丁基环己醇 (4-t-Butylcyclohexanol) 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 INCI名称: 4-t-Butylcyclohexanol
- CAS号: 98-52-2
- 分子式: C10H20O
- 分子量: 156.27 g/mol
来源与制备
4-叔丁基环己醇是一种合成有机化合物,主要通过叔丁基苯酚的催化氢化反应制备(参考:有机合成化学手册, 2020)。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核心功效与科学依据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 | 起效浓度范围 |
---|---|---|---|---|
舒缓敏感皮肤 | 通过调节TRPV1(香草酸瞬时受体亚型1)通道活性,抑制神经源性炎症反应 | 强(多项体外及临床研究) | 在0.1%浓度下可显著降低辣椒素诱导的皮肤刺痛感(依据:Dermal Res. 2018) | 0.05-0.2% |
减少皮肤灼热感 | 抑制C纤维神经传导,阻断炎症因子释放 | 中等(临床研究有限) | 与甘草酸二钾协同使用时效果增强(参考:J. Cosmet. Sci. 2019) | 0.1-0.5% |
抗氧化作用 | 可能通过清除自由基,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 弱(仅体外实验) | 注:此功效缺乏足够人体证据 | 未知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结构特征 | 物理性质 | 化学稳定性 |
---|---|---|---|
脂环醇 | 环己烷骨架+叔丁基取代基 | 熔点:62-65°C 溶解度:微溶于水,易溶于醇类 |
pH 3-9范围内稳定 对光、热稳定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舒缓类产品: 敏感肌面霜、修复精华
- 功效增强: 与A醇、果酸等刺激性成分复配
- 特殊用途: 术后护理产品
已验证协同成分
- 神经酰胺: 增强皮肤屏障修复效果
- 红没药醇: 协同抗炎作用
- 泛醇: 促进伤口愈合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 安全(最高使用浓度1%)(依据:CIR 2021评估报告)
- 刺激性: 无已知皮肤刺激性
- 致敏性: 极低(EC3>10%)
适用人群
- 推荐: 敏感肌、玫瑰痤疮患者
- 慎用: 对醇类过敏者(虽罕见)
- 孕妇: 无足够数据,建议谨慎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高端市场: 常作为专利舒缓成分出现
- 宣传重点: "神经镇定"、"即刻舒缓"
- 过度宣称: "治愈慢性皮炎"(缺乏临床证据)
7. 总结与展望
4-叔丁基环己醇作为新型舒缓剂,其神经调节机制明确,安全性良好。未来研究方向应包括:
- 长期使用效果评估
- 与其他TRP通道的交互作用
- 在慢性皮肤疾病中的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