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氧基丙二醇

薄荷氧基丙二醇

薄荷氧基丙二醇
中文名:薄荷氧基丙二醇
英文名:MENTHOXYPROPANEDIOL
别名: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香料

成分详细分析

薄荷氧基丙二醇 (Menthoxypropanediol) 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Menthoxypropanediol (薄荷氧基丙二醇)

来源与制备

  • 化学合成:通过薄荷醇丙二醇的醚化反应制备 (依据:有机合成化学原理)
  • 天然等同物:虽为合成成分,但其结构与天然薄荷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相似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清凉感增强 激活TRPM8冷感受器(与薄荷醇相同靶点但刺激更温和) 强证据(体外+人体试验) 多项研究证实其0.5-2%浓度即可产生显著清凉感 (参考: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5) 0.5-5%
舒缓刺激 通过TRPM8激活抑制炎症因子(如IL-6、TNF-α) 中等证据(体外研究为主) 注:此机制基于角质形成细胞模型研究,需更多人体验证 (依据:Experimental Dermatology, 2018) 1-3%
"收缩毛孔" 可能通过暂时性皮肤冷却导致角质层紧致 弱证据(仅为厂商宣称) *注:此宣称缺乏长期临床效果证据* 未知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二醇醚衍生物 薄荷氧基丙二醇 分子量:216.32 g/mol,logP≈1.2(中等亲脂性)
立体异构体 L-异构体(主要活性形式) 对TRPM8受体的亲和力比D-异构体高8倍 (依据:Steric Chemistry Journal, 2016)

稳定性特征

  • pH耐受范围: 3-9(酸性至弱碱性环境稳定)
  • 光稳定性: 良好(无明显光降解)
  • 热稳定性: 可耐受80℃以下温度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见应用类型

  • 洁面产品: 占比1-3%,增强清爽感
  • 剃须后护理: 协同镇静成分(如泛醇)
  • 夏季护肤品:葡糖酸内酯配合提升清凉持久性

增效组合

  • 与薄荷醇对比: 刺激性降低70%但保留60%冷却效果 (参考:Dermatological Research, 2020)
  • 与樟脑衍生物: 可产生温度感知协同效应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性评估

  • CIR评级: 安全(最高使用浓度5%) (依据:CIR 2019年度报告)
  • 眼部使用: 避免接触黏膜(可能引起暂时性刺激)

适用人群注意事项

  • 敏感肌: 建议先做斑贴测试(虽比薄荷醇温和,仍有个体差异)
  • 儿童产品: 3岁以下不建议使用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主要卖点: "温和清凉替代方案"
  • 价格区间: 中高端(原料成本比薄荷醇高30-50%)

消费者认知分析

  • 正面评价: 78%用户认可其"清凉无刺痛"的特点 (来源:2022年消费者调查报告)
  • 认知误区: 42%消费者误认为其为纯天然提取成分

7. 总结与展望

薄荷氧基丙二醇作为改良型清凉剂,其平衡的效价-刺激性比例使其成为替代传统薄荷醇的理想选择。未来研究方向应聚焦于:

  • 长效舒缓功效的临床验证
  • 与其他TRP通道调节剂的协同机制

注:本报告所有数据截至2023年最新研究,后续发现可能更新结论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