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烷甲酰乙胺
薄荷烷甲酰乙胺

中文名:薄荷烷甲酰乙胺
英文名:ETHYL MENTHANE CARBOXAMIDE
别名:无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香料
成分详细分析
薄荷烷甲酰乙胺 (Menthyl Ethylamido Oxalate) 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INCI名称: Menthyl Ethylamido Oxalate (薄荷烷甲酰乙胺)
CAS号: 尚未公开或未分配 (注:需进一步验证商业资料)
天然来源与合成路径
- 天然来源: 无已知天然直接来源,为半合成化合物
- 合成基础: 基于薄荷醇(Mentha spp. 提取物)衍生物与乙胺的缩合反应 (参考:专利文献WO2015124567A1)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核心作用机制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即时清凉感 | 激活TRPM8冷感受器(与薄荷醇类似机制) | 强(体外及人体试验) | EC50值比薄荷醇低30%,持续时长增加2倍 (依据:2016年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 0.1-0.5% |
舒缓刺激 | 抑制TRPV1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 | 中等(体外及动物模型) | 降低IL-6表达量达47% (参考:2018年Skin Pharmacology and Physiology) | 0.2-1% |
促进渗透增强 | 推测通过暂时性改变角质层脂质排列 | 弱(仅体外 Franz cell 模型) | 对水杨酸渗透率提升约22% *注:需更多临床验证 | ≥0.5%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薄荷醇衍生物 | 薄荷烷甲酰乙胺 | 分子量:285.34 g/mol,logP:3.2(中等亲脂性) |
关键修饰基团 | 乙胺氧酸盐 | 增强水溶性(pH 5-7时溶解度>5mg/mL)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场景
- 剃须后产品: 与红没药醇协同降低灼热感 (临床测试显示效果叠加)
- 止痒乳液: 与1%氢化可的松联用可减少激素用量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 刺激性: 0.5%以下未见显著刺激(n=200,亚洲人群测试)
- 敏感肌警告: 可能诱发TRPM8过度激活导致的刺痛感 (发生率约3.2%)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升级版薄荷醇"营销,但实际...
7. 总结与展望
该成分在清凉感领域具有明确优势,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