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二醇羟基硬脂酸酯

丙二醇羟基硬脂酸酯

丙二醇羟基硬脂酸酯
中文名:丙二醇羟基硬脂酸酯
英文名:PROPYLENE GLYCOL HYDROXYSTEARATE
别名: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柔润剂, 乳化剂

成分详细分析

丙二醇羟基硬脂酸酯 (Propylene Glycol Hydroxystearate) 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Propylene Glycol Hydroxystearate

化学类别: 脂肪酸酯类衍生物 (合成酯)

来源与生产

  • 主要原料: 羟基硬脂酸 (Hydroxystearic Acid) 与丙二醇 (Propylene Glycol) 通过酯化反应合成 (依据:化妆品原料合成化学手册)
  • 常见形态: 白色至淡黄色蜡状固体或半固体
  • 商业化生产: 通常为实验室合成,纯度>95%用于化妆品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核心作用机制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乳化稳定剂 分子中同时含亲水羟基和疏水长链,降低油水界面张力 ★★★☆ (充分证实) 在O/W乳液中表现出优异稳定性 (HLB≈4-6) (参考:J. Colloid Interface Sci. 2018)
肤感改良剂 形成液晶结构减少油腻感,提升铺展性 ★★★☆ 0.5-2%添加显著改善膏体稠度与触摸感 (依据:化妆品技术评估报告)
保湿辅助 可能通过酯键水解释放少量丙二醇 ★☆☆☆ *注:仅体外实验显示轻微吸湿性,临床证据不足*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主成分 丙二醇单羟基硬脂酸酯 分子量:~358 g/mol,熔点:45-55℃
常见杂质 游离羟基硬脂酸 含量<3%,影响pH稳定性
衍生物 二丙二醇羟基硬脂酸酯 可能共存,增强乳化能力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场景

  • 乳化体系: 防晒霜、粉底液 (用量0.5-5%)
  • 膏霜类: 与硬脂醇复配提升结构稳定性

协同成分

  • 极性油脂: 增强与硅油相容性
  • 多元醇: 提升低温稳定性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 安全 (浓度≤5%) (参考:CIR 2016)
  • 致敏风险: 极低 (动物实验阴性)

适用禁忌

  • 避免与强氧化剂配伍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功能性辅料出现在成分表中部位置,较少被单独宣传。

7. 总结与展望

作为经典合成酯,其乳化稳定性价值已被充分验证,但创新应用空间有限。未来或可探索:

  • 与生物发酵技术结合改良结构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