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二甲基硅氧烷
聚二甲基硅氧烷

中文名:聚二甲基硅氧烷
英文名:DIMETHICONE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聚二甲基硅氧烷(Dimethicone)专业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分类
聚二甲基硅氧烷 (Dimethicone),属有机硅聚合物家族,CAS号:9006-65-9。
原料来源与生产
工业合成产物,通过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缩聚制得:
- 基础单体:二甲基硅氧烷单体(D4/D5)
- 聚合工艺:酸性或碱性催化开环聚合
- 关键控制参数:聚合度(n)决定分子量(500-300,000 Da)与粘度(0.65 cSt-600,000 cSt)(来源:Silicones in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2021)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 | 起效浓度范围 |
---|---|---|---|---|
屏障保护 | 在角质层形成透气性疏水膜,减少TEWL | 高 | 降低TEWL达25%(离体皮肤模型)(JID, 2019) | 1-15% |
肤感改良 | 降低表面张力(21mN/m),增强铺展性 | 高 | 摩擦系数降低40% vs 矿物油(Skin Res Tech, 2020) | 0.5-10% |
填充修饰 | 光折射(RI=1.40)平滑角质层微褶皱 | 中 | VISIA检测显示皱纹深度减少18%(临床影像学评估) | 3-20% |
"促进活性物渗透" | 可能通过增溶作用改变分配系数 | 低 | 体外模型显示对亲脂性药物渗透提升≤15%(注:人体证据不足) | N/A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特征参数 | 化学定义 | 功能关联性 |
---|---|---|
基本结构 | [-Si(CH3)2-O-]n 线性聚合物 | 骨架柔韧性决定铺展性 |
分子量分布 | PDI 1.05-1.8 (窄分布) | 影响粘度及挥发性 |
取代基特性 | 100%甲基取代,无活性基团 | 化学惰性基础 |
热力学参数 | 溶解度参数(δ=7.3 cal/cm3)1/2 | 与皮脂相容性佳 |
关键变体:
- 环五硅氧烷(D5):挥发性载体(沸点210°C)
- 苯基三甲基聚硅氧烷:高折射率(RI=1.46)修饰剂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应用类型与浓度
- 护肤(5-30%):膏霜/防晒剂基质
- 彩妆(10-50%):粉底/妆前乳成膜剂
- 护发(0.5-5%):洗发水/发膜抗毛躁剂
增效组合体系
- 与成膜聚合物配伍:丙烯酸酯共聚物提升耐水性
- 与硅弹性体协同:交联聚硅氧烷增强填充效果
- 与极性油脂平衡:C12-15烷基苯甲酸酯改善相容性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结论
- CIR评级:安全(浓度≤15%)(CIR Final Report, 2019)
- 致粉刺性:兔耳试验0级(非致粉刺)
- 眼刺激性:Draize测试评分0.3(轻微)
使用注意事项
- 敏感性肌肤:推荐低粘度变体(Dimethicone 0.65 cSt)
- 痤疮倾向皮肤:避免与高致粉刺成分(如可可脂)复配
- 环境争议:D4/D5的生物累积性受监管关注(EU REACH, 2022)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数据
- 全球硅油市场:45亿美元(2025预估)
- 护肤配方渗透率:83%的粉底液/62%防晒品
消费者认知矛盾
- 正面感知:"即时柔焦"/"不粘腻"
- 负面标签:"不透气"/"致痘"(缺乏科学依据)
- Clean Beauty影响:23%新品标注"Silicone-Free"(市场调研2023)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价值总结
- 不可替代性:最佳铺展性/稳定性/感官修饰能力
- 配方效率:0.5%添加显著改善体系触变性
未来发展趋势
- 功能化改性:氨基硅油(Amodimethicone)护发应用增长
- 生物可降解开发:支链烷氧基硅氧烷研究进展(Green Chemistry, 2023)
- 精准应用:分子量分级技术满足定制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