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1 异链烷烃

C9-11 异链烷烃

C9-11 异链烷烃
中文名:C9-11 异链烷烃
英文名:C9-11 ISOPARAFFIN
别名: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溶剂

成分详细分析

C9-11 异链烷烃专业科学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分类

C9-11 异链烷烃(INCI: C9-11 Isoparaffin)属于饱和烃类溶剂,是石油衍生的异构化烷烃混合物,碳链长度集中在C9至C11范围内。

来源与生产

  • 工业来源:通过原油分馏后的煤油馏分异构化工艺制得,经深度加氢处理去除不饱和键和杂质 (参考:EFSA化学物质评估报告, 2012)
  • 纯度标准:化妆品级需符合≥99%饱和烃,芳烃含量<1%,硫化物<10ppm (依据:ISO 22128:2017)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轻质溶剂与载体 非极性特性溶解脂溶性活性物(如维E、防晒剂),降低配方黏度 ★★★☆☆(工业应用充分验证) 与环状硅油相比渗透性更低 (依据:J. Cosmet. Sci., 2015)
快速挥发成膜 低沸点(180-220℃)特性形成透气薄膜,增强防晒/彩妆持妆力 ★★☆☆☆(体外测试为主) 与聚合物成膜剂(如PVP)有协同效应 *注:人体实测数据有限
"毛孔隐形"辅助 填充皮肤凹凸处产生光学平滑效果 ★☆☆☆☆(仅为厂商宣称) *注:无临床研究证明长期改善毛孔结构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单甲基支链烷烃 2-甲基癸烷、3-甲基壬烷 占比≥70%,低皮肤渗透性
双甲基支链烷烃 2,6-二甲基壬烷 增强溶剂能力,沸点较高
线性烷烃(残留) 正癸烷、正十一烷 <5%,可能影响肤感粘腻度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类型

  • 防晒产品:与OMC、奥克立林等UV滤剂相容性佳,减少"白痕"现象
  • 睫毛膏/眼线液:快速挥发特性避免晕染,建议浓度3-8%
  • 哑光粉底:与硅石粉末协同控制油光 (来源:厂商技术手册)

典型协同成分

  • 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D5):1:1复配改善延展性
  • 异十二烷:调节挥发速率
  • 丙烯酸酯共聚物:增强成膜牢固度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风险评估

  • CIR评估:1-10%浓度范围内"安全"等级 (依据:CIR 2018最终报告)
  • 潜在风险:
    • 破损皮肤可能引起短暂刺痛感 *注:基于个案报告
    • 吸入风险(喷雾类产品需警示)

适用人群建议

  • 推荐:油性/混合性皮肤(控油需求)
  • 慎用:极度敏感肌(需先做斑贴测试)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功能性溶剂存在于配方中,但近年被部分品牌包装为"科技感挥发性基底"。消费者调研显示:

  • 64%用户认为"快速吸收"是其核心优势 (来源:2023年Cosmetic Consumer Trends报告)
  • 29%存在"石油衍生物=有害"的误解

7. 总结与展望

作为成熟的配方溶剂,C9-11异链烷烃在稳定性肤感调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但需注意:

  • 缺乏生物活性功效证据,应避免过度营销
  • 可持续性挑战:需关注生物基异链烷烃的开发进展 *注:已有甘蔗衍生产品进入测试阶段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