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酸二乙酯
琥珀酸二乙酯

中文名:琥珀酸二乙酯
英文名:DIETHYL SUCCINATE
别名:无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柔润剂
成分详细分析
琥珀酸二乙酯 (Diethyl Succinate) 专业成分研究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INCI名称: Diethyl Succinate
CAS号: 123-25-1
化学式: C8H14O4
来源与制备
- 天然来源: 微量存在于某些植物精油中 (如: 薰衣草、迷迭香) (来源: Journal of Essential Oil Research, 2015)
- 合成方法: 主要通过琥珀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制备,工业级纯度≥99% (参考: Organic Synthesis Collective Volume)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主要作用机制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 | 起效浓度范围 |
---|---|---|---|---|
溶剂/增溶剂 | 作为低极性溶剂,增强脂溶性成分在配方中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 强 (多项配方研究证实) | 在防晒霜中可提高某些UV过滤剂的溶解度达30% (依据: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8) | 1-10% |
皮肤渗透增强剂 | 暂时性改变角质层脂质排列,促进活性物透皮吸收 | 中等 (体外皮肤模型证实) | 可使水杨酸的透皮率提高1.8倍 (猪耳模型) (来源: Skin Pharmacology and Physiology, 2016) | 2-5% |
抗氧化辅助作用 | 可能通过酯键水解产生的琥珀酸参与TCA循环 | 理论推测 | 体外细胞实验显示轻微提升ATP产量 (需进一步验证) (注: 此机制基于初步研究) | 未确定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二羧酸酯类 | 琥珀酸二乙酯 |
|
结构特征
- 核心结构: 琥珀酸骨架 + 两个乙酯基团
- 稳定性: pH 3-9范围内稳定,易被强碱水解
- 代谢途径: 皮肤酯酶可能将其水解为琥珀酸和乙醇 (参考: Biochemical Pharmacology, 2007)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见应用类型
- 防晒产品: 与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等UV过滤剂协同
- 精华液: 促进维生素C衍生物等活性成分渗透
- 香水: 作为固定剂延长香气持久度
典型协同成分
- Cyclopentasiloxane: 改善铺展性
- Ethylhexyl Palmitate: 增强脂溶性成分溶解
- Niacinamide: 理论上有协同抗氧化可能 (需验证)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 安全 (最高使用浓度10%) (依据: CIR 2015最终报告)
- 刺激性: 兔眼测试显示轻微刺激 (1%溶液)
- 致敏性: 人体重复斑贴试验阴性 (n=200)
适用人群
- 适用: 正常皮肤、油性皮肤
- 慎用: 极度敏感肌 (可能增强其他成分渗透)
- 禁忌: 已知对酯类过敏者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功能性溶剂: 多出现在专业线产品配方表中
- "促吸收技术": 部分品牌作为营销点 (需注意缺乏独立临床验证)
消费者关注点
- 成分认知度: 较低 (通常不被作为主要活性成分宣传)
- 争议点: 水解可能产生微量乙醇 (实际浓度<0.1%)
7. 总结与展望
当前科学共识
- 安全有效的溶剂/促渗剂,但非核心活性成分
- 需更多研究验证其可能的代谢活性作用
未来研究方向
- 探索与其他渗透增强剂的协同效应
- 开发更稳定的衍生物形式
免责声明: 本报告基于公开发表的科学文献,不替代专业医疗建议。产品实际效果因配方差异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