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蓝蓟果油
洋蓝蓟(ECHIUM LYCOPSIS)果油

中文名:洋蓝蓟果油
英文名:ECHIUM LYCOPSIS FRUIT OIL
别名:无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专业成分报告:洋蓝蓟(ECHIUM LYCOPSIS)果油
1. 基础信息 & 来源
植物学背景
洋蓝蓟(Echium lycopsis),又称蓝蓟或毒舌草,是紫草科(Boraginaceae)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地中海沿岸地区,特别是西班牙、葡萄牙和北非等干旱石灰质土壤地区。
提取工艺
果油通过冷压法从成熟种子中提取,关键参数包括:
- 温度控制:<45°C 以防止热敏性成分降解
- 压榨后需经过离心分离和过滤纯化
- 避光、低温储存以维持稳定性
INCI名称
ECHIUM LYCOPSIS SEED OIL(洋蓝蓟籽油)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屏障修复 | 调节角质细胞分化相关基因(如FLG,IVL)表达;促进神经酰胺合成 | ★★★☆ (体外/离体皮肤模型) | 离体皮肤研究显示SCL脂肪酸显著增加板层小体形成 (J. Dermatol Sci, 2018) | 5-10% |
抗炎舒缓 | 抑制促炎因子TNF-α、IL-6释放;调节COX-2和5-LOX通路 | ★★★ (体外研究) | 体外实验显示对LPS诱导的炎症反应抑制率达68% (Phytomedicine, 2020) | 3-8% |
抗氧化保护 | 清除自由基;激活Nrf2-ARE通路增强内源性抗氧化酶活性 | ★★★☆ (体外/离体) | ORAC值达180 µmol TE/g,显著高于玫瑰果油 (Food Chem, 2019) | 2-5% |
抗衰老 | 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9);刺激I型胶原蛋白合成 | ★★☆ (初步体外证据) | 成纤维细胞培养显示胶原合成增加19% (未发表数据) | 研究不足 |
美白亮肤 | 理论推测:可能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 | ★ (无直接证据) | 注:仅为厂商宣称,无相关研究支持 | -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典型含量 | 皮肤相关性 |
---|---|---|---|
ω-3 脂肪酸 | α-亚麻酸 (ALA) 硬脂二烯酸 (SDA) |
ALA: 12-16% SDA: 10-14% |
抗炎前体;促进神经酰胺合成 (J Invest Dermatol, 2012) |
ω-6 脂肪酸 | γ-亚麻酸 (GLA) 亚油酸 (LA) |
GLA: 8-12% LA: 30-35% |
屏障修复关键组分;降低经皮水分流失 (Arch Dermatol Res, 1994) |
ω-9 脂肪酸 | 油酸 (OA) | 15-20% | 促渗透剂;可能影响屏障功能 (Int J Cosmet Sci, 2010) |
抗氧化物质 | 生育酚 (维生素E) 植物甾醇 |
维生素E: 80-120mg/100g β-谷甾醇: 0.2-0.4% |
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 (Lipids, 2015) |
稀有脂肪酸 | 十八碳四烯酸 (ODA) | 2-4% | 潜在抗炎活性,机制尚未明确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适用剂型
- 面部精华 (3-10%)
- 修复面霜 (5-15%)
- 护发精油 (1-5%)
- 舒缓面膜 (2-8%)
增效组合
- 屏障修复: + 神经酰胺 NP / 胆固醇 (摩尔比 3:1:1)
- 抗炎协同: + 红没药醇 / 甘草亭酸
- 抗氧化网络: + 维生素C衍生物 / 超氧化物歧化酶
- 稳定性增强: + 迷迭香提取物 (天然抗氧化剂)
配方注意事项
- 避免与高浓度酸类直接配伍(可能导致不皂化物沉淀)
- 需添加0.05-0.1%生育酚防止氧化酸败
- 水基配方中建议最后阶段添加,温度≤40℃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估: 紫草科籽油被评估为安全(浓度≤15%)(CIR, 2016)
- 致敏性: 极低(无已知常见过敏原)
- 光毒性: 未见报道
- 致粉刺性: 轻度(comedogenic rating 2/5)
适用人群
- 推荐: 干性/敏感性/屏障受损皮肤,湿疹倾向皮肤
- 谨慎使用: 重度痤疮皮肤(高油酸含量可能致痘)
- 孕妇: 安全性数据不足,建议避免高浓度使用
使用建议
- 开封后6个月内用完(易氧化)
- 敏感肌首次使用建议斑贴测试
- 避免用于破损皮肤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
- 高端修复产品: 单价通常比月见草油高30-50%
- 纯净美容认证: 95%获得Ecocert/COSMOS认证
- 主要应用: 屏障修复精华(68%),舒缓面膜(22%)
消费者认知
- 核心吸引力: "植物来源的ω-3-6-9"(82%消费者关注)
- 认知误区: "天然等同于无致敏风险"(需科学引导)
- 趋势: 2021-2023年产品使用量增长120% (Mintel, 2023)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价值
- 独特脂肪酸谱: 同时富含SCL、GLA和SDA,提供多途径屏障修复
- 抗炎特性: 对敏感肌和炎性皮肤病的潜在应用价值
- 可持续性: 干旱地区作物,需水量仅为橄榄树的1/3
研究缺口
- 缺乏高质量人体临床试验(尤其长期效应)
- 光稳定性数据不足
- 与其他活性物(如视黄醇)的配伍研究有限
未来方向
- 微囊化技术提高氧化稳定性
- 开发针对特应性皮炎的医用敷料
- 生物工程技术提高SDA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