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45 棕榈仁油甘油酯类
PEG-45 棕榈仁油甘油酯类

中文名:PEG-45 棕榈仁油甘油酯类
英文名:PEG-45 PALM KERNEL GLYCERIDES
别名:无
安全性:
3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乳化剂
成分详细分析
PEG-45 棕榈仁油甘油酯类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PEG-45 棕榈仁油甘油酯类(INCI: PEG-45 Palm Kernel Glycerides)
来源与制备
- 原料基础:衍生自棕榈仁油(Elaeis guineensis)的甘油酯与环氧乙烷(EO)聚合反应产物 (参考:化妆品原料标准辞典)
- 聚合度:数字"45"表示平均乙氧基化程度(EO单元数)
- 工艺控制:需严格监控反应条件以减少游离EO残留 (依据:ISO 22716化妆品GMP要求)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 |
---|---|---|---|
乳化稳定 | 通过极性-非极性平衡降低界面张力,形成稳定O/W体系 | ★★★★☆ (多篇配方研究证实) | 在5-10%浓度时HLB值≈15,适合稳定高油相系统 |
肤感调节 | 乙氧基链提供水合层,减少粘腻感 | ★★★☆☆ (基于流变学测试) | 与短链PEG相比显著降低drag effect |
促进渗透* | 可能暂时扰动角质层脂质排列 | ★★☆☆☆ (体外模型初步证据) | 需进一步验证实际透皮效果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单/双甘油乙氧基化物 | PEG-45单棕榈酸甘油酯 | MW≈2300,亲水主导 |
游离PEG链 | PEG-45 | 需控制含量<1% (CIR限制标准) |
残余脂肪酸 | 月桂酸/肉豆蔻酸 | 来自棕榈仁油特征组分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清洁体系:沐浴露/洗面奶(3-8%)
- 乳化体系:防晒/保湿霜(2-6%)
- 特殊应用:微乳化卸妆油(需搭配Caprylic/Capric Triglyceride)
增效组合
- Cetearyl Alcohol:构建液晶结构增强稳定性
- Dimethicone:改善铺展性并降低残留感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风险评估
- CIR评级:1(安全)(2016年最终评估)
- 敏感肌注意:高EO数可能增加刺激风险 (尤其破损皮肤)
- 杂质控制:1,4-二噁烷需<10ppm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出现在:
- 专业线产品:作为多功能基质成分
- "天然衍生"营销话术:需注意实际合成程度 (来源:市场宣传分析)
7. 总结与展望
作为经典型PEG化植物甘油酯,其:
- 优势:配方适应性强,稳定性验证充分
- 局限:需关注可持续采购与EO安全性争议
- 研发方向:与新型绿色乳化剂(如糖苷类)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