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叶蔓荆提取物
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SIMPLICIFOLIA)提取物

中文名:单叶蔓荆提取物
英文名:VITEX TRIFOLIA SIMPLICIFOLIA EXTRACT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SIMPLICIFOLIA)提取物专业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植物背景
INCI名称: VITEX TRIFOLIA SIMPLICIFOLIA EXTRACT
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var. simplicifolia)为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广泛分布于热带至亚热带沿海地区。其提取物通常通过乙醇或水-乙醇混合溶剂萃取获得,活性成分浓度受采收季节和提取工艺显著影响 (依据: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16)。
传统应用与现代提取技术
- 传统医学: 在阿育吠陀医学中用于抗炎和伤口愈合
- 现代应用: 主要采用超临界CO2萃取保留热敏性成分
- 商业来源: 原料供应商多集中于印度及东南亚地区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抗氧化保护 | 通过黄酮类化合物清除ROS,上调Nrf2/ARE通路 | ★★★☆ (体外及动物模型证实) | 在UVB照射模型中降低MDA水平达62% (依据:Phytotherapy Research, 2018) | 0.5-2% |
抗炎舒缓 | 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减少IL-6和TNF-α分泌 | ★★★☆ (体外及斑贴试验证实) | 在LPS诱导的巨噬细胞模型中显示剂量依赖性抑制效果 | 1-3% |
美白淡斑 | 可能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及干扰黑色素细胞树突形成 | ★★☆☆ (初步体外研究) | 在B16F10细胞实验中显示中等程度酪氨酸酶抑制率(约35%) | 数据不足 |
详细作用机制与证据:抗氧化保护
其抗氧化能力主要归因于含有的casticin和vitexin等黄酮类化合物。在UVB诱导的皮肤氧化应激模型中:
- 显著降低8-OHdG水平(DNA氧化损伤标志物)
- 提高SOD和CAT酶活性达对照组的1.8倍
- 通过HPLC-MS分析确认其酚类物质含量达12.7mg GAE/g提取物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生物活性 |
---|---|---|---|
黄酮类 | Casticin, Vitexin, Orientin | LogP 1.8-3.2, 热稳定性良好 | 抗氧化、抗炎 |
二萜类 | Rotundifuran, Vitexilactone | LogP 4.5+, 光敏感性 | 抗菌、细胞保护 |
酚酸类 | 咖啡酸, 对香豆酸 | 水溶性较好 | 抗糖化、紫外线防护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防晒产品: 与二氧化钛联用可提升UVB防护效果
- 抗衰老精华: 与维生素E和烟酰胺产生协同抗氧化效应
- 敏感肌护理: 配合红没药醇可增强抗刺激效果
配伍禁忌
在高pH值(>8)环境下可能发生酚类物质氧化,建议与EDTA二钠等螯合剂配合使用 (来源:化妆品稳定性测试数据)。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毒理学数据
- 急性毒性: LD50 >2000mg/kg (大鼠经口)
- 皮肤刺激性: 未稀释提取物可能引起轻度红斑
- 光毒性: 未报告显著光过敏反应
适用人群建议
孕妇慎用(含可能影响激素水平的成分),油性至混合性肌肤表现更佳。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目前主要应用于高端植物系护肤品牌,在"纯净美妆"概念中常作为替代合成抗氧化剂的自然选项。消费者认知度在亚洲市场高于欧美 (依据:Mintel市场分析报告, 2022)。
7. 总结与展望
单叶蔓荆提取物作为多效植物活性成分,其抗氧化和抗炎特性已得到较好科学验证,但在美白等宣称方面仍需更多临床研究。未来开发方向包括:
- 纳米包裹技术提高生物利用度
- 与微生物组调节剂的联合应用
- 标准化提取工艺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