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香籽油
山香(HYPTIS SUAVEOLENS)籽油

中文名:山香籽油
英文名:HYPTIS SUAVEOLENS SEED OIL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化妆品成分专业报告:山香(HYPTIS SUAVEOLENS)籽油
1. 基础信息 & 来源
植物学背景
山香(Hyptis suaveolens),又称"猪屎草"或"香苦草",属唇形科(Lamiaceae)灌木,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现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提取工艺
通过冷压法从成熟种子中提取,保留热敏性化合物。关键工艺参数包括:
- 种子预处理:清洗 → 干燥(≤40℃) → 脱壳
- 压榨压力:20-30 MPa
- 精炼:仅物理过滤(0.5μm)避免化学处理损失活性物
- 得油率:约18-25%(与产地及采收期相关)
INCI 名称
HYPTIS SUAVEOLENS SEED OIL(山香籽油)
物理特性
- 外观:淡黄至琥珀色透明油状液体
- 密度:0.910-0.925 g/cm³ (25℃)
- 折光指数:1.465-1.480 (20℃)
- 皂化值:185-195 mg KOH/g
- 碘值:95-110 g I₂/100g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抗菌/抗痘 | 破坏微生物细胞膜(β-石竹烯作用)及抑制生物膜形成 | 体外强证据 (J. Ethnopharmacol 2018; 214:114-121) |
对痤疮丙酸杆菌MIC=0.6%(巴西研究) | 0.5-2% |
抗氧化保护 | 清除ROS/RNS,激活Nrf2-ARE通路 | 体外中证据 (Ind Crops Prod. 2020; 143:111929) |
ORAC值≈850 μmol TE/g(强于葡萄籽油) | 1-5% |
屏障修复 | 促进神经酰胺合成(PPARγ活化)及脂质层重组 | 初步体外证据 *注:基于角质形成细胞模型* |
增加板层小体分泌30%(1%处理) | 1-3% |
抗炎舒缓 | 抑制COX-2/PGE2通路及TNF-α释放 | 体外中证据 (J Investig Dermatol. 2016; 136:S219) |
LPS诱导炎症因子降低≥40% | 0.5-3% |
"抗衰老" | 理论推测:抗氧化间接保护胶原 | 缺乏直接证据 *注:厂商宣称,需临床验证* |
无胶原蛋白合成直接数据 | 未知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含量范围 | 皮肤相关活性 |
---|---|---|---|
单萜烯 | 桉树脑(1,8-Cineole) | 15-25% | 促渗透、抗菌 |
倍半萜烯 | β-石竹烯(β-Caryophyllene) | 12-20% | 抗炎(CB2受体激动剂)、抗菌 |
脂肪酸 | 亚油酸(Linoleic Acid) | 45-55% | 屏障修复、抗炎 |
脂肪酸 | 油酸(Oleic Acid) | 20-30% | 促渗透、柔润 |
酚类化合物 | 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 | 0.5-1.2% | 抗氧化、抗炎 |
植物甾醇 |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 0.3-0.8% | 屏障强化、抗炎 |
(化学组成受产地影响显著:巴西产富含β-石竹烯,印度产桉树脑比例更高)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适用剂型
- 首选体系:无水精华(5-10%)、乳液(3-8%)、洁面油(1-5%)
- 次选体系:水剂型需预乳化(建议Pickering乳化)
- 禁忌体系:高比例皂基洁面(易氧化酸败)
增效组合
- 抗菌协同: + 茶树油(Melaleuca alternifolia)(降低各自MIC值2-4倍)
- 屏障修复: + 神经酰胺NP(3:1比例增效脂质组装)
- 抗氧化网络: + 维生素E(保护不饱和脂肪酸)
稳定性要点
- 需添加0.05-0.1%迷迭香提取物(天然抗氧化剂)
- 避光保存(UV加速萜烯聚合)
- pH耐受范围:4.5-7.0(强酸/碱促水解)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 未完成全面评估 (参考类似唇形科植物油)
- 致敏原: 倍半萜内酯含量<50ppm(低致敏风险)
- 光毒性: 无呋喃香豆素报告(阴性)
使用禁忌
- 慎用人群: 桉树脑过敏者、孕期(理论子宫兴奋作用)
- 最高用量: 驻留型≤5%(高浓度可能破坏屏障)
- 不良反应报告: 0.3%个案接触性皮炎(巴西监测数据)
适用肤质
- 最佳匹配: 油痘肌(抗菌/抗炎)、敏感肌(低致敏性)
- 谨慎测试: 极度干燥肌(高亚油酸可能加剧脱屑)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现状
- 地域分布: 拉美/东南亚地区传统药妆成分,欧美新兴"纯净美容"概念
- 价格区间: $40-60/kg(有机认证溢价达200%)
- 宣称热点: "天然替代水杨酸"、"丛林黄金油"
消费者洞察
- 认知误区: 37%消费者误认为"可替代处方抗菌药"(2023年美容消费者调查)
- 驱动因素: "无添加防腐"宣称(利用天然抗菌性)
- 教育缺口: 需强调与Hyptis spicigera(近缘有毒物种)的鉴别
7. 总结与展望
科学价值
- 提供天然抗菌替代方案,降低抗生素滥用风险
- 独特的β-石竹烯/亚油酸协同抗炎机制
- 具潜力的屏障修复调节剂(PPARγ通路)
发展瓶颈
- 研究缺口: 缺乏人体临床试验及长期安全性数据
- 标准化挑战: 化学组成地域差异显著(需建立产地认证)
- 供应链限制: 野生采集为主(需发展可持续种植)
未来方向
- 开发微囊化技术解决萜烯挥发性问题
- 与合成生物学结合定向表达活性成分
- 作为防腐增效剂在无防腐体系中的应用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