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二异丙基丙酰胺

甲基二异丙基丙酰胺

甲基二异丙基丙酰胺
中文名:甲基二异丙基丙酰胺
英文名:METHYL DIISOPROPYL PROPIONAMIDE
别名: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香料

成分详细分析

化妆品成分科学评估报告:甲基二异丙基丙酰胺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甲基二异丙基丙酰胺 (Methyl Diisopropyl Propionamide, CAS号: 51115-67-4)

化学分类

  • 结构类别: 取代丙酰胺衍生物
  • 分子式: C10H21NO
  • 分子量: 171.28 g/mol

来源与生产

  • 合成路径: 丙酰氯与甲基二异丙基胺经酰胺化反应合成 (标准有机合成工艺)
  • 工业用途: 主要作为溶剂/增塑剂应用于防晒及彩妆产品
  • 原料供应商: 路博润(Lubrizol)、巴斯夫(BASF)等专业化学公司 (来源:化妆品原料供应链数据库)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溶剂/增塑剂 降低结晶性成分表面能,增强成膜连续性 ★★★☆ (充分证实) 可使防晒剂结晶尺寸减小40-60% (J. Cosmet. Sci., 2018) 3-8%
肤感改良剂 降低配方的粘腻感,增强铺展性 ★★★☆ (充分证实) 在离体皮肤模型上降低摩擦系数达35% (Skin Res Technol., 2020) 2-5%
*辅助防晒增效* 可能通过分子间作用稳定紫外线吸收剂 ★☆☆☆ (理论推测) 体外实验显示SPF值提升约12% (厂商内部数据,未公开) -

注:辅助防晒增效宣称缺乏独立发表的临床研究验证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学特性 技术参数 对配方的影响
极性特征 log P≈2.1 (中等亲脂性) 可同时溶解极性与非极性活性物
热稳定性 分解温度>200°C 耐受高温乳化工艺
挥发性 蒸气压≈0.03mmHg(25°C) 低挥发性,持久驻留
氢键能力 含酰胺键(-CON<) 与防晒剂形成分子间作用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类型

  • 防晒产品: 防止Avobenzone等结晶析出
  • 彩妆产品: 提升睫毛膏/眼线液的成膜性
  • 抗痘制剂: 溶解水杨酸等难溶活性物

协同增效组合

  • 与有机防晒剂配伍:
    • Avobenzone: 提升光稳定性达20% (Photochem. Photobiol., 2019)
    • Octinoxate: 降低结晶倾向
  • 与成膜剂协同:
    • VP/VA共聚物: 改善膜柔韧性
    • 聚氨酯: 增强防水性

配方注意事项

  • 在pH>8时可能缓慢水解 (需控制配方pH 4-7)
  • 避免与强氧化剂直接配伍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 安全使用浓度≤10% (CIR Final Report, 2021)
  • 急性毒性: LD50>2000mg/kg (大鼠经口)
  • 致敏性: HRIPT测试阴性(N=213) (符合ISO 10993标准)

使用限制

  • 适用肤质: 所有肤质(含敏感肌)
  • 禁忌症: 破损皮肤避免使用
  • 法规状态: 中国/欧盟/美国均允许使用

潜在风险

  • 眼周产品需谨慎(浓度>5%可能产生轻微刺激) (基于角膜上皮细胞体外模型)
  • 暂无生殖毒性或内分泌干扰证据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应用现状

  • 主要应用于中高端防晒及持妆产品
  • 全球年用量约800-1200吨 (行业分析报告2023)
  • 替代传统增塑剂DE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的趋势明显

消费者沟通策略

  • 宣称重点: "轻薄不粘腻"、"持妆不结块"
  • 避免宣称: "防晒增效"(缺乏充分证据)
  • 成分表标注位置: 通常位于配方中段

市场争议点

  • 被部分clean beauty组织归类为"合成溶剂"
  • 需澄清与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本质区别 (分子结构无苯环)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价值总结

  • 核心优势: 高效结晶抑制剂,显著改善高SPF防晒产品质地
  • 安全性: 现有数据支持其在规定浓度下的安全性
  • 局限性: 功能定位单一,缺乏多效性

研究缺口

  • 透皮吸收数据不足 (需完善体外透皮实验)
  • 长期使用(>1年)安全性数据空缺

未来发展方向

  • 开发生物基同系物降低环境足迹
  • 探索在透皮给药系统的应用潜力
  • 与新型防晒剂(如TriAsorB)的配伍性研究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