鳢肠蜡
鳢肠(ECLIPTA PROSTRATA)蜡

中文名:鳢肠蜡
英文名:ECLIPTA PROSTRATA WAX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肌肤调理
成分详细分析
鳢肠(ECLIPTA PROSTRATA)蜡专业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ECLIPTA PROSTRATA WAX (CAS号: 90131-27-8)
植物来源
提取自菊科鳢肠属植物鳢肠(Eclipta prostrata)的地上部分,该植物广泛分布于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传统应用于阿育吠陀医学(Bhringraj或Kesharaja)(来源: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21)
提取工艺
- 采集开花期地上部分,经清洗、干燥处理
- 溶剂萃取法:使用非极性溶剂(己烷/石油醚)进行冷浸提取
- 后续经脱溶剂、脱色、精馏纯化获得精制蜡
- 典型得率:0.8-1.5% (干重基础)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注:以下功效证据等级基于现有文献,主要活性物质参见第3部分成分剖析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抗氧化防护 | 清除ROS,激活Nrf2/ARE抗氧化通路 | ★★★☆ (体外/离体皮肤模型) | 含5%提取物处理使UVB诱导的MDA降低62%(Phytomedicine, 2019) | 1-5% |
毛囊活化 | 上调β-catenin和VEGF表达,延长毛囊生长期 | ★★★ (动物模型) | 小鼠试验显示毛囊密度增加37.5%(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15) | 3-8% |
黑色素抑制 | 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及MITF转录因子 | ★★☆ (体外细胞实验) | B16F10细胞中降低黑色素合成达58.7%(BMC Complementary Medicine, 2020) | 0.5-2% |
皮肤屏障修复 | 推测通过甾醇调节角质层脂质排列 | ★☆ (理论推测) | 厂商宣称增强屏障功能,缺乏直接证据 | - |
注:证据评级 ★★★★=多人临床试验 ★★★=动物/离体模型 ★★=细胞实验 ★=理论推测;红色标注为厂商宣称缺乏足够证据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含量范围 | 物理化学性质 | 生物活性关联 |
---|---|---|---|---|
长链脂肪酸酯 | 二十六烷酸甲酯 二十八烷醇酯 |
45-60% | 熔点62-68°C,HLB值≈4 | 成膜剂基础,影响质地 |
三萜类 | α-香树脂醇 刺囊酸 |
15-25% | 脂溶性晶体 | 抗炎、毛囊激活核心物质 |
植物甾醇 | 豆甾醇 β-谷甾醇 |
8-12% | 两亲性分子 | 屏障修复潜能 |
黄酮类 | 楔叶泽兰素 木犀草素 |
5-8% | 热敏感,易氧化 | 抗氧化、酪氨酸酶抑制 |
挥发性萜烯 | 石竹烯 杜松烯 |
3-5% | 沸点>150°C | 促渗作用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适用剂型
- 首选体系:无水配方(油膏、蜡基棒状产品)
- 乳化体系:O/W乳液(需预乳化处理)
- 添加温度:65-75°C(避免黄酮类热降解)
增效组合
- 生发协同:米诺地尔(渗透增强) + 咖啡因(延长毛囊生长期)
- 抗氧化矩阵:维生素E(自由基淬灭)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
- 美白增效:烟酰胺(抑制黑素转移) + 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
配伍禁忌
- 强碱性成分(pH>9导致甾醇沉淀)
- 高浓度乙醇(>30%引发蜡质结晶)
- 氧化锌(催化黄酮类氧化)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数据
- CIR评估:暂未列入CIR优先评估名单(CIR官网查询, 2023)
- 致敏率:斑贴试验显示<0.3%过敏率(含1%浓度)(Dermatitis, 2020)
- 光毒性:无报告(3T3 NRU试验阴性)
适用人群
- 推荐:毛发稀疏人群、抗氧化需求肌肤
- 慎用:菊科植物过敏者(交叉过敏风险)
- 孕妇:缺乏妊娠安全性数据,建议避免
使用限制
- 中国法规:允许使用(2021版目录)
- 欧盟浓度限值:未明确规定(建议≤5%)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高端线:天然植萃生发产品(溢价30-50%)
- 概念诉求:"阿育吠陀秘方"、"植物生发黑科技"
- 主要品类:生发精华(82%)、护发油(15%)、抗衰面霜(3%)(Mintel GNPD数据库)
消费者认知分析
- 正向认知:天然来源(78%)、传统智慧背书(65%)
- 认知误区:42%消费者误认为"比米诺地尔更有效"
- 市场教育缺口:仅28%了解需持续使用8周以上见效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优势
- 独特的三萜类组合具有毛囊激活潜力
- 植物甾醇与脂肪酸酯提供优异肤感改良特性
- 较传统合成蜡更契合纯净美容趋势
研究缺口
- 缺乏标准化的活性物质检测方法
- 人体临床试验不足(尤其生发功效)
- 长期使用安全性数据缺失
发展方向
- 开发微囊化技术提升黄酮稳定性
- 建立指纹图谱实现原料质量控制
- 开展随机双盲临床试验验证生发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