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果
芒果(MANGIFERA INDICA)果

中文名:芒果果
英文名:MANGIFERA INDICA (MANGO) FRUIT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芒果(MANGIFERA INDICA)果化妆品成分专业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植物学背景
MANGIFERA INDICA (MANGO) FRUIT 是芒果果实的标准INCI命名。源自漆树科芒果属热带乔木,原产于南亚,现广泛种植于全球热带地区。
化妆品原料形态
- 提取物形式:溶剂萃取物(水/乙醇/丙二醇)或冷压油
- 使用部位:成熟果肉为主,偶见果皮提取物
- 物理性状:黄色至橙色粘稠液体(提取物)或固体脂质(冷压油)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抗氧化防护 | 清除ROS,激活Nrf2-ARE通路增强内源性抗氧化酶表达 | 强(体外/离体) | 体外试验显示DPPH清除率IC50=12μg/mL (J Sci Food Agric, 2015) | 0.5-5% |
抗光老化 | 抑制UVB诱导的MMP-1表达,保护胶原蛋白 | 中等(体外/离体) | 离体皮肤模型中降低UVB诱导的胶原降解37% (J Dermatol Sci, 2013) | 1-3% |
保湿与屏障修复 | 促进丝聚蛋白合成,增强紧密连接蛋白表达 | 中等(体外) | 3D表皮模型显示角质层完整性提升28% (Fitoterapia, 2018) | 2-5% |
美白亮肤 | 潜在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体外IC50≈100μg/mL) | 弱(体外) | 体外抑制蘑菇酪氨酸酶活性34%(200μg/mL)(J Agric Food Chem, 2011) | 未知 |
抗痤疮 | 厂商宣称抗菌作用 | 厂商宣称 | *注:缺乏针对痤疮丙酸杆菌的临床研究证据 | 无数据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与皮肤作用 |
---|---|---|
酚酸类 | 没食子酸、鞣花酸、原儿茶酸 | 水溶性抗氧化剂,抑制NF-κB炎症通路 |
黄酮类 | 槲皮素、山奈酚、芒果苷 | 脂溶性抗氧化,抑制COX-2/PGE2炎症介质 |
萜类 | 芒果烯酸、柠檬烯 | 增强活性成分透皮吸收,调节脂质代谢 |
维生素 | 维生素C(~30mg/100g)、维生素E(~1mg/100g) | 协同抗氧化,促进胶原合成 |
脂质 | 油酸(45%)、棕榈酸(5-10%)、硬脂酸(40-45%) | 冷压油主要成分,提供封闭性保湿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适用配方类型
- 水性体系:精华液(水基提取物)
- 油性体系:面霜/膏体(冷压油)
- 清洁类:沐浴露/洁面(0.5-1%添加)
- 特殊剂型:面膜(冻干形式保留活性)
增效协同组合
- 抗氧化协同:维生素C + 芒果提取物 → 自由基清除率提升2.3倍
- 光防护协同:阿魏酸 + 芒果黄酮 → UV吸收光谱互补
- 保湿协同:透明质酸 + 芒果脂质 → 双相锁水网络构建
- 稳定化需求:需配合螯合剂(EDTA二钠)防止多酚氧化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安全(浓度≤10%在淋洗类产品)(CIR, 2016)
- 致敏风险:漆树科交叉过敏(理论风险率<0.03%)
- 光毒性:无报告(主要成分无呋喃香豆素)
使用禁忌
- 慎用人群:已知芒果过敏者、急性湿疹期
- 配伍禁忌:高浓度时遇铁离子易变色
- pH敏感性:最适pH 5-7(酸性条件易沉淀)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分析
- 宣称热点:"热带水果能量"、"天然维C"、"美食护肤"概念
- 价格区间:中高端($30-$80/30mL精华)
- 品类分布:夏季限量系列 > 日常抗氧化线
消费者认知偏差
- 误区:"食用芒果含量=护肤有效性"
- 过度期待:即时美白效果(实际需8周起效)
- 正面认知:天然成分好感度提升购买意愿42% (Mintel, 2022)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价值
- 已验证优势:多酚复合抗氧化体系,光老化防护数据充分
- 配方友好性:水/油双相溶解特性提升配伍灵活性
- 可持续性:果肉加工副产品的高价值利用
研究缺口与趋势
- 亟需数据:人体临床试验(尤其抗皱功效)
- 技术痛点:多酚类成分的透皮效率优化
- 创新方向:微囊化稳定技术,果肉干细胞培养物
证据说明:强=多重验证研究;中等=初步人体/深入体外;弱=单一体外研究;厂商宣称=缺乏独立验证 (依据:CIR安全性评估;J Agric Food Chem; J Dermatol Sci; Fitoterapia; 厂商技术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