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基戊二醇/己二酸/甘油交联聚合物

三甲基戊二醇/己二酸/甘油交联聚合物

三甲基戊二醇/己二酸/甘油交联聚合物
中文名:三甲基戊二醇/己二酸/甘油交联聚合物
英文名:TRIMETHYLPENTANEDIOL/ADIPIC ACID/GLYCERIN CROSSPOLYMER
别名:无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功效:增稠剂

成分简介

三甲基戊二醇/己二酸/甘油交联聚合物是一种合成聚合物,在护肤和化妆品中主要用作增稠剂、稳定剂和成膜剂。它能提升产品质地,防止成分分离,确保均匀涂抹。在护肤品中,它帮助锁住水分,提供保湿效果,同时形成轻透保护膜,减少水分流失。在化妆品如粉底或乳液中,它改善延展性和持久性,控制油光,使妆容更服帖。这种成...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三甲基戊二醇/己二酸/甘油交联聚合物专业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Trimethylpentanediol/Adipic Acid/Glycerin Crosspolymer

化学分类

合成高分子交联聚合物

原料来源与生产

  • 合成路径:通过三甲基戊二醇、己二酸与甘油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缩聚反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
  • 关键反应:酯化反应与交联反应(使用钛酸酯或锡类催化剂)
  • 形态特征:通常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微粒,粒径范围5-50μm
  • 主要供应商:BASF, Evonik, Lubrizol (商品名:e.g. Fixate™ Superhold, Aristoflex® AVC)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
增稠稳定 聚合物链形成三维网络结构,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增稠水相 ★★★★☆
(充分证实)
流变学研究显示0.2-1%浓度可显著提升体系粘度(粘度增幅>10,000cP) 0.1-2.0%
悬浮稳定 网络结构产生屈服值,防止颗粒沉降 ★★★★☆ 在含5%氧化锌的配方中,0.8%添加量可实现>6个月稳定悬浮 0.5-1.5%
成膜柔焦 在皮肤表面形成透光性薄膜,折射光线 ★★★☆☆
(体外证实)
离体皮肤测试显示皱纹视觉深度减少18-22%(2%浓度) 1.0-3.0%
控油吸附* 理论推测通过疏水基团吸附皮脂 ★★☆☆☆
(初步证据)
体外皮脂吸附测试显示20-30%吸附率(需人体验证) -

*注:控油宣称主要基于原料商数据,缺乏独立人体临床试验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结构单元 基本性质 功能贡献
二元醇单元 2,2,4-三甲基-1,3-戊二醇 疏水性 | 分子量160.21g/mol 提供刚性骨架与疏水性
二元酸单元 己二酸 亲水性 | 分子量146.14g/mol 酯键形成 | 极性调节
交联单元 甘油 三官能度 | 分子量92.09g/mol 构建三维网络结构
端基 羟基/羧基 极性官能团 影响溶解性与配伍性

关键结构参数

  • 交联密度:0.5-2.5×10⁻⁴ mol/cm³(决定溶胀能力)
  • 分子量分布:10,000-500,000 Da(多分散指数PDI≈2.5-4.0)
  • 溶胀比:水中溶胀率150-300%(pH依赖性)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适用配方体系

  • 乳液/膏霜:pH 4-9范围 | 建议添加阶段:水相70-75℃
  • 防晒产品:优异无机防晒剂悬浮能力(TiO₂/ZnO)
  • 彩妆底妆:与硅弹性体协同提升柔焦效果
  • 免洗护发素:0.3-0.8%提供轻盈定型

增效协同组合

  • 流变协同: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提升低温稳定性)
  • 肤感优化: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降低粘腻感)
  • 稳定性增强:山嵛醇(防止聚合物网络脱水收缩)

配伍禁忌

  • 阳离子冲突:高浓度阳离子表面活性剂(>3%)可能导致絮凝
  • 强电解质:AlCl₃等三价盐类引致粘度崩溃
  • 极端pH:pH<3时羧基质子化导致网络收缩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安全(最高使用浓度5%)(CIR Expert Panel, 2018)
  • 致敏性:HRIPT测试阴性(200例,1%水溶液)
  • 眼刺激性:兔眼测试轻微刺激(OECD 405)

适用肤质注意事项

  • 油性/混合肌:优选浓度<1.5%(避免过度成膜)
  • 敏感性肌肤:需规避含残留催化剂(锡类)的原料批次
  • 痤疮倾向:非致粉刺性(兔耳测试0级)

监管状态

  • 中国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2021版):序号07426
  • 欧盟化妆品法规(EC) No 1223/2009:允许使用
  • 日本化妆品基准:符合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宣称热点:"无硅柔焦"、"轻负担持妆"、"天然感质地"
  • 溢价应用:清洁美容(Clean Beauty)配方替代传统丙烯酸类增稠剂
  • 价格区间:$30-80/kg(高端线原料)

消费者感知研究

  • 盲测偏好率68%(vs 卡波姆)(200人感官评估)
  • 主要优势感知:"不搓泥"(82%)、"轻盈感"(79%)
  • 认知短板:"控油效果存疑"(45%)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优势总结

  • 宽pH稳定性(4-10)与电解质耐受性优于传统丙烯酸聚合物
  • 剪切变稀特性优异(恢复率>95%)
  • 兼容有机防晒剂(OMC, Avobenzone等)

研究缺口与挑战

  • 皮脂吸附机制需透皮研究验证
  • 交联密度精确控制技术待突破
  • 生物降解性数据缺乏(OECD 301B测试)

未来发展方向

  • 功能化修饰:接枝抗氧化基团(如阿魏酸衍生物)
  • 响应性设计:温度/pH双敏感型变体
  • 绿色工艺:酶催化合成路径开发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