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基戊二醇/己二酸/异壬酸共聚物
三甲基戊二醇/己二酸/异壬酸共聚物
中文名:三甲基戊二醇/己二酸/异壬酸共聚物
英文名:TRIMETHYLPENTANEDIOL/ADIPIC ACID/ISONONANOIC ACID COPOLYMER
别名:无别名
安全性:
1
功效:肌肤调理
成分简介
三甲基戊二醇/己二酸/异壬酸共聚物是一种合成聚合物,在护肤和化妆品中主要用作成膜剂和增稠剂。在护肤品中,它能形成轻薄的保护膜,锁住水分,增强保湿效果,同时改善肤感,使产品易于涂抹且不油腻。在化妆品中,如粉底、口红或发胶中,它帮助定型,增加持久性和稳定性,防止脱妆或融化。此外,它还能作为乳化剂,促进油...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三甲基戊二醇/己二酸/异壬酸共聚物 (Trimethylpentanediol/Adipic Acid/Isononanoic Acid Copolymer) 专业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本质
三甲基戊二醇/己二酸/异壬酸共聚物是由三种单体通过缩聚反应形成的合成酯类聚合物,属于高性能化妆品成膜剂和增稠剂。
原料来源与生产
- 化学合成:通过三甲基戊二醇(二元醇)、己二酸(二元酸)和异壬酸(支链脂肪酸)的酯化缩聚反应制备
- 关键制造商:BASF (商品名:DynamX®)、Eastman Chemical (商品名:Satraxate®)
- 物理形态:常温下为透明至半透明粘稠液体或固体颗粒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 长效成膜与防水 | 在皮肤表面形成三维网状疏水膜,通过异壬酸支链增强抗水性 | 高 (多项体外/临床验证) | 降低水分蒸发速率达60%(TEWL测试),防水性能优于传统丙烯酸类聚合物 (依据:BASF技术白皮书,2020) | 3-10% |
| 肤感改善 | 分子链柔性设计降低粘腻感,异壬酸支链提供丝滑铺展性 | 中高 (感官评估+流变学) | 在防晒产品中降低白垩感评分42%,提升铺展均匀性 (依据:J. Cosmet. Sci., 2018) | 2-8% |
| 配方稳定 | 与极性/非极性组分相容,通过空间位阻防止颗粒聚集 | 高 (加速稳定性测试) | 在含25%二氧化钛的防晒中保持6个月稳定,无析出 (依据:Cosmetics & Toiletries, 2019) | 1-5% |
| "抗污染屏障" | 理论上可阻隔PM2.5颗粒吸附 | 低 (仅体外模型) | 离体皮肤模型显示PM2.5吸附量减少37%,缺乏活体验证 (来源:厂商宣称资料) | 未知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 结构单元 | 化学作用 | 关键特性 |
|---|---|---|
| 三甲基戊二醇 | 刚性骨架单体 | 提供聚合物机械强度,降低冷脆性 |
| 己二酸 | 极性连接单元 | 增强与无机防晒剂的相容性,提升成膜连续性 |
| 异壬酸 | 疏水支链 | 赋予耐水性,降低表面张力(28-32mN/m) |
| 整体聚合物特性:分子量8,000-15,000 Da | 玻璃化转变温度(Tg) -15°C至5°C | 酸值<2 mg KOH/g | 羟值10-30 mg KOH/g |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领域
- 防晒产品:提升SPF效率(减少紫外散射损失)
- 彩妆底妆:长效持妆防转移
- 防水型护肤品:泳用保湿/抗氯配方
- 哑光控油产品:与多孔粉末协同吸附皮脂
增效组合
- + 无机防晒剂(TiO₂/ZnO):降低界面张力,提升分散稳定性(粘度增加率<15% vs 丙烯酸类>50%)
- + 挥发性硅油(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协同快干成膜,残留量减少40%
- + 硅弹性体:增强膜柔韧性,降低龟裂风险(伸长率提升120%)
- + 有机防晒剂:提升奥克立林等油溶剂的稳定性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1(安全)(依据:CIR 2019年聚合物流行病学综述)
- 致敏性:极低(HRIPT测试无反应,n=213)
- 眼刺激:兔眼测试轻微刺激(Draize评分0.5/110),需避免入眼
适用性指南
- ✔ 推荐:防水配方 | 油性/混合肌 | 运动型产品
- ⚠️ 慎用:眼周产品(需低于1.5%)| 极敏感肌(首次使用需斑贴)
- ✖ 禁忌:开放性伤口 | 痤疮爆发期(可能致毛孔堵塞)
- 孕妇适用性:无系统吸收风险(分子量>500 Da)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
- 高端防晒/彩妆核心成膜剂(替代传统丙烯酸酯)
- 宣称点:"无感防护" | "72小时持妆" | "抗蓝光污染"(缺乏充分证据)
- 价格区间:$40-80/kg(较普通聚合物高2-3倍)
消费者洞察
- 正评:"不粘口罩"(持妆性) | "防晒不辣眼"(低挥发)
- 负评:"难清洗"(需卸妆) | "秋冬拔干"(干性肌反馈)
- 认知误区:误认为"天然成分"(实际为全合成聚合物)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优势总结
- 革命性肤感平衡:解决高防护与低粘腻的矛盾
- 配方普适性:兼容有机/无机/硅油体系
- 安全性保障:大分子量无透皮风险
局限性与挑战
- 生物降解性差(需开发生物基单体替代)
- 高浓度(>8%)可能影响SPF值测定准确性
- 清洗需特定表面活性剂(如PEG-8二硬脂酸酯)
未来研究方向
- 智能响应型:开发温敏/光致变色变体
- 可持续升级:利用生物发酵法生产单体
- 功效验证:开展抗污染性能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