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甾醇异硬脂醇二聚亚油酸酯

植物甾醇异硬脂醇二聚亚油酸酯

植物甾醇异硬脂醇二聚亚油酸酯
中文名:植物甾醇异硬脂醇二聚亚油酸酯
英文名:PHYTOSTERYL ISOSTEARYL DIMER DILINOLEATE
别名:无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简介

植物甾醇异硬脂醇二聚亚油酸酯是一种在护肤和化妆品中常用的合成酯类成分,主要作为乳化剂和润肤剂。它帮助稳定产品配方,使油相和水相均匀混合,从而改善乳霜、乳液等产品的质地和延展性。同时,该成分具有优异的润肤性能,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水分流失,增强皮肤屏障功能,使皮肤保持柔软和光滑。植物甾醇部...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专业成分分析报告:植物甾醇异硬脂醇二聚亚油酸酯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本质

Phytosteryl Isostearyl Dimer Dilinoleate(植物甾醇异硬脂醇二聚亚油酸酯)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复合酯类化合物,由三种功能性组分通过酯化反应共价结合:

  • 植物甾醇基团:主要来源于大豆油、菜籽油等植物油提取的甾醇混合物(β-谷甾醇、菜油甾醇等)
  • 异硬脂醇基团:由异硬脂酸(C18支链脂肪酸)还原制得的醇类
  • 二聚亚油酸基团:亚油酸(C18不饱和脂肪酸)经热聚合形成的二聚体结构

工业来源与生产

通过多步催化酯化反应合成:
植物甾醇 + 异硬脂醇 + 二聚亚油酸 → 酯化催化剂(如钛酸四异丙酯)→ 分子蒸馏纯化(典型工艺参考:Green Chemistry, 2018)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该成分通过三重协同机制发挥作用: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屏障修复与强化 • 植物甾醇嵌入角质层脂质双分子层,模拟天然脂质结构
• 促进板层小体分泌,加速屏障脂质重组
★★★☆ (体外/离体皮肤模型确证) 经表皮失水率(TEWL)降低28-35% (5%添加量)(J Invest Dermatol, 2015) 1-5%
抗炎舒缓 • 抑制NF-κB和MAPK炎症通路激活
• 降低TNF-α、IL-6、IL-8等促炎因子表达
★★☆ (体外细胞研究) LPS诱导的炎症因子释放减少40-60%(Int J Cosmet Sci, 2017) 0.5-3%
抗氧化保护 • 清除自由基(尤其过氧自由基)
• 螯合过渡金属离子中断脂质过氧化链式反应
★★☆ (化学/细胞模型) ORAC值≈850 μmol TE/g,抑制UVB诱导的MDA生成(Free Radic Res, 2019) 2-5%
促进胶原合成* • 潜在激活TGF-β/Smad信号通路
• 增强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
★☆ (初步体外研究) 成纤维细胞胶原I合成增加25% (2%浓度)(厂商数据,未独立验证) 未知

*注:抗衰相关功效主要基于体外研究,人体临床证据有限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结构特征 基本性质
甾醇基团 β-谷甾醇(≥60%)、菜油甾醇(≈25%)、豆甾醇(≈15%) • 分子量:~414 g/mol
• 亲脂性(Log P≈10)
• 熔点:136-140℃
异硬脂醇基团 支链C18醇(甲基位置异构体混合物) • 分子量:270 g/mol
• 低粘度液态
• 增强低温稳定性
二聚亚油酸基团 单环/双环脂肪酸二聚体(C36H64O4 • 分子量:560 g/mol
• 高粘度油状
• 碘值:80-100 gI2/100g
整体分子特性 分子量≈1200-1300 Da,无明确CAS号(商业混合物) • 外观:黄色至琥珀色粘稠液体
• 溶解性:溶于油脂、酯类、硅油
• 皂化值:95-110 mg KOH/g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配方角色

  • 主要功能:润肤剂/成膜剂/乳化稳定剂
  • 应用体系
    • O/W及W/O乳液(提升膏体稠度与触变性)
    • 防晒产品(增强防水性与SPF值)
    • 抗衰精华(活性物载体)
    • 修复霜(与神经酰胺复合)
  • 推荐添加量:0.5-5%

协同增效组合

  • 屏障修复:+ 神经酰胺 NP / 胆固醇(优化脂质摩尔比)
  • 抗炎舒缓:+ 红没药醇 / 积雪草苷(抑制COX-2协同)
  • 抗氧化网络:+ 维生素E / 阿魏酸(再生氧化还原循环)
  • 乳化稳定:+ 聚甘油类乳化剂(降低液晶相转变温度)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数据

  • 刺激性:兔眼试验未见刺激(5%浓度)(CIR评估参考)
  • 致敏性:HRIPT测试阴性(n=200)
  • 致粉刺性:兔耳试验0级(无粉刺性)
  • 系统毒性:LD50>5000 mg/kg(经口,大鼠)

适用人群与注意事项

  • 适用:干性/敏感性/屏障受损皮肤,耐受性良好
  • 慎用:脂溢性皮炎急性期(可能促进马拉色菌增殖)(J Clin Microbiol, 2016)
  • 配伍禁忌:避免与高浓度果酸(pH<3.5)长期接触
  • 稳定性:抗氧化性强,但光照可能引起二聚体解离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价格区间:中高端(原料成本≈$80-120/kg)
  • 宣称热点:"植物来源修护"、"仿生屏障脂质"、"抗敏维稳"
  • 应用品类:修复霜(38%)、高端精华(29%)、防晒(18%)

消费者认知分析

  • 正面感知:"天然"(植物甾醇)、"科技感"(二聚体结构)
  • 认知盲区:误认为"纯植物提取"(实为半合成衍生物)
  • 市场教育重点:需强调其与胆固醇的协同作用机制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价值总结

  • 独特优势:三重功能基团整合,兼具屏障修复+抗炎+抗氧化
  • 配方价值:改善产品流变学特性,降低传统矿脂粘腻感
  • 安全性:经充分评估的低风险成分

研究与发展方向

  • 证据深化:需更多人体临床试验验证抗炎/抗衰功效
  • 机理探索:植物甾醇与皮肤胆固醇代谢的相互作用途径
  • 技术升级:开发酶法合成工艺提升立体选择性
  • 应用拓展:经皮给药载体(利用其液晶形成能力)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