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聚醚-26

甘油聚醚-26

甘油聚醚-26
中文名:甘油聚醚-26
英文名:GLYCERETH-26
别名: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保湿

成分详细分析

甘油聚醚-26 (Glycereth-26) 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分类

INCI名称: Glycereth-26

化学分类: 聚乙二醇化甘油衍生物(PEGylated glycerol ether)

来源与制备

  • 合成来源: 由甘油与环氧乙烷(EO)在碱性条件下通过乙氧基化反应合成 (参考:J. Surfact. Deterg., 2018)
  • 平均EO数: 26(表示每个甘油分子平均结合26个环氧乙烷单元)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保湿剂 通过氢键结合水分子,形成水合层;增强角质层水合作用 强(多项体外及人体研究) 显著提升皮肤含水量(+15-20%)(依据:Int. J. Cosmet. Sci., 2015) 1-5%
溶剂/助渗剂 改变角质层脂质流动性,促进活性成分穿透 中等(离体皮肤模型研究) 对亲水性成分渗透增强效果显著(参考:Eur. J. Pharm. Biopharm., 2017) 3-8%
皮肤屏障修复 可能通过调节角质形成细胞分化标志物(如filaggrin)表达 初步(仅细胞实验) 体外显示对FLG基因表达有上调趋势*注:需进一步人体验证 未确定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聚乙二醇化甘油醚 甘油聚醚-26主链 平均分子量~1300 Da;HLB值~15(亲水型)
副产物 游离PEGs(聚乙二醇) 可能含微量PEG-8至PEG-32混合物(依据:CIR评估报告)

关键结构特征

  • EO链长度: 26个EO单元赋予较强亲水性
  • 支化结构: 甘油核心提供三个可能的乙氧基化位点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水基体系: 化妆水、精华液(浓度1-5%)
  • 乳化体系: O/W乳液、膏霜(3-8%)

增效组合

  • +透明质酸: 协同提升保湿持久性(参考:J. Cosmet. Dermatol., 2020)
  • +烟酰胺: 可能增强其透皮吸收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 1(安全)(依据:CIR 2016最终报告)
  • EO残留风险: 符合ICH Q3C限值(≤1ppm)

注意事项

  • 破损皮肤: 高浓度可能引起短暂刺痛感*注:厂商建议避免用于开放性伤口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多功能基质成分出现在中高端保湿产品中,较少单独宣传。

消费者调研数据

  • 认知度:约32%消费者识别其"保湿"属性(来源:2022年Cosmetic Ingredient Awareness Survey)

7. 总结与展望

甘油聚醚-26作为经典型保湿/溶剂成分,其安全性配方兼容性已被充分验证。未来研究可关注:

  • EO链长度与功效的定量构效关系
  • 屏障修复方向的应用潜力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