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代 C2-8 烷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氟代 C2-8 烷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中文名:氟代 C2-8 烷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英文名:FLUORO C2-8 ALKYLDIMETHICONE
别名:无
安全性:
4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乳化剂
成分详细分析
氟代 C2-8 烷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Fluoro C2-8 Alkyl Dimethicone) 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类别
INCI名称: Fluoro C2-8 Alkyl Dimethicone
化学类别: 氟化有机硅聚合物(Fluorinated organosiloxane)
来源与合成路径
- 工业来源: 通过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与氟代烷基(C2-8)的化学反应合成 (参考:Journal of Fluorine Chemistry, 2015)
- 商业化生产: 主要由特种化学品公司(如Shin-Etsu、Dow Corning)提供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 | 起效浓度范围 |
---|---|---|---|---|
防水/防油薄膜形成 | 氟代烷基的极低表面能(<10 mN/m)与硅氧烷骨架协同形成致密疏水层 | 强(多项专利与实验室测试) | 在SPF配方中可减少水/油性介质渗透达80% (依据:US Patent 6,667,034) | 0.5%-5% |
肤感改良(丝滑/不粘腻) | 硅氧烷链段降低摩擦系数(μ≈0.2),氟原子增强铺展性 | 中等(仪器测试+消费者评估) | 比传统硅油降低粘腻感评分30% (来源:厂商内部测试报告) | 1%-8% |
抗氧化辅助 | 理论推测:氟代烷基可能稳定自由基 | 弱(仅体外研究) | 需更多人体研究验证 | 未知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氟代烷基链 | C2-C8全氟/部分氟代烷基 | logP>5,表面能5-15 mN/m |
硅氧烷骨架 | 聚二甲基硅氧烷 | 分子量500-10,000 Da |
连接基团 | 硅碳键(Si-C) | 水解稳定性>pH 3-11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类型
- 防晒产品: 与二氧化钛/氧化锌协同增强防水性
- 彩妆(睫毛膏/粉底): 与丙烯酸酯共聚物提升成膜性
- 高端护肤品: 需验证与活性物(如维C)的兼容性
典型协同成分
- 异十二烷: 增强铺展性
- 三甲基硅烷氧基硅酸酯: 提升薄膜强度
- 肽类: 厂商宣称可促进渗透,缺乏证据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毒性评估
- 急性毒性: LD50>2000 mg/kg(大鼠,经口)(参考:CIR 2016)
- 皮肤刺激性: 未稀释时可能引发轻度刺激(兔模型)
环境争议
PFAS关联风险: 短链(C2-6)氟代烷基可能存在生物累积性争议 (依据:EPA 2021指南)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 价格区间: $150-$300/kg(工业采购)
- 宣称关键词: "抗水抗汗"、"空气感"、"持妆科技"
- 绿色washing风险: 需明确区分"无PFOA/PFOS"与"全氟化合物-free"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优势: 目前最有效的防水/抗油硅油之一,适用于高要求配方。
研究缺口: 需更多环境降解数据和长期皮肤暴露评估。
替代方向: 生物基氟代硅油(如植物源氟化剂)正在开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