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石

浮石

浮石
中文名:浮石
英文名:PUMICE
别名:浮岩
安全性: 1
功效:黏度控制

成分简介

浮石是一种天然的多孔火山岩,在护肤和化妆品中主要用作物理去角质剂。它能有效去除皮肤表面的死皮细胞、污垢和多余油脂,帮助改善皮肤质地,使皮肤更光滑柔软。浮石常见于身体磨砂膏、足部护理产品和清洁肥皂中,特别适合去除脚部老茧和粗糙皮肤,促进细胞更新。然而,由于浮石质地较粗糙,不适合敏感肌肤或面部使用,以免...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浮石(Pumice)化妆品成分专业科学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形态

INCI名称: Pumice

物理形态: 天然火山玻璃质岩石,通常加工为微细粉末状颗粒 (依据:国际化妆品原料字典与手册)

天然来源与加工

  • 地质来源: 火山喷发形成的多孔玻璃质岩石,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 商业开采: 主要来自意大利、希腊、土耳其等火山活跃地区 (参考:工业矿物协会报告)
  • 加工工艺: 破碎→分级筛选→灭菌处理→粒径控制(化妆品级通常为50-300目)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物理去角质 通过颗粒表面棱角机械摩擦去除角质层细胞 临床证实 体外测试显示可有效去除人工皮肤模型表层(3-5μm) 5-20% (w/w)
"深层清洁" 可能通过吸附结合物理摩擦清除毛孔残留物 理论推测 尚无直接临床证据证明对毛孔的清洁效果优于其他物理清洁剂 未知
促进活性成分吸收 厂商宣称通过角质层剥脱增强渗透 争议性 部分体外研究显示短暂增加模型药物渗透,但缺乏人体对照研究 不适用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化妆品相关特性
硅酸盐矿物 无定形硅铝氧化物 硬度5-6(Mohs),多孔结构 物理摩擦剂核心成分
微量元素 Fe₂O₃, MgO, CaO等 含量<3% 通常不影响主要功能
表面吸附物 天然有机残留物 经加工后含量极低 需关注重金属残留 (依据:欧盟化妆品原料标准)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类型

  • 磨砂类产品: 身体/足部磨砂膏(5-15%)、面部磨砂(2-8%)
  • 清洁面膜: 与高岭土等吸附剂复配(3-10%)
  • 特殊用途产品: 足部去角质护理(最高20%)

典型协同成分

  • 润滑剂: 矿物油/硅油 - 降低摩擦损伤风险
  • 舒缓成分: 泛醇/尿囊素 - 缓解物理刺激
  • 抗菌剂: 水杨酸 - 增强清洁效果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潜在风险因素

  • 物理刺激性: 颗粒边缘可能造成微擦伤 (参考:皮肤屏障损伤研究)
  • 使用频率: 健康皮肤≤2次/周,敏感肌慎用
  • 粒径控制: 面部用需<200目(74μm)

适用人群禁忌

  • 绝对禁忌: 活动性痤疮、玫瑰痤疮、湿疹急性期
  • 相对禁忌: 干性敏感肌、光损伤皮肤、屏障受损状态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分析

  • 价格区间: 主要分布于中低端市场(身体护理类)
  • 宣称趋势: "天然物理去角质"概念占比87% (来源:2023年化妆品市场调研)

消费者认知误区

  • "天然等于温和": 忽视物理摩擦潜在风险
  • "使用越频繁效果越好": 导致屏障损伤投诉占比31%

7. 总结与展望

现存问题: 粒径标准化不足,缺乏针对不同肤质的精细分级

改进方向: 表面改性处理降低锐度,开发复合型可控释放颗粒

研究缺口: 长期使用对皮肤屏障影响的纵向研究不足 (注:现有研究多为短期效果观察)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