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帽果提取物
粗糙帽果(MITRACARPUS SCABER)提取物

中文名:粗糙帽果提取物
英文名:MITRACARPUS SCABER EXTRACT
别名:无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肌肤调理
成分详细分析
粗糙帽果(MITRACARPUS SCABER)提取物 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植物背景
INCI名称: MITRACARPUS SCABER EXTRACT
植物学来源: 粗糙帽果(Mitracarpus scaber)为茜草科(Rubiaceae)帽果属植物,主要分布于西非热带地区,传统用于伤口愈合和皮肤炎症管理 (依据:非洲民族植物学记录及《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05年研究)。
提取工艺与形态
- 常见提取部位: 全草(含叶片、茎干及花序)
- 典型溶剂: 水-乙醇混合溶剂(比例70:30)或超临界CO2提取
- 最终形态: 棕绿色粘稠液体或粉末状标准化提取物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 | 起效浓度范围 |
---|---|---|---|---|
抗氧化 | 通过酚类化合物(如咖啡酰奎宁酸衍生物)清除ROS,激活Nrf2/ARE通路 | 体外研究强支持 | DPPH清除率IC50 12.8 μg/mL (来源:《Food Chemistry》2013) | 0.5-2% |
抗炎 | 抑制COX-2和TNF-α分泌,下调NF-κB信号通路 | 体外及动物模型支持 | 在小鼠耳肿胀模型中降低炎症标志物35% (来源:《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2017) | 1-3% |
促进胶原合成 | 可能通过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体外初步证据) | 理论推测 |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率提升18% (0.1%浓度) (未发表实验室数据) | 未知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生物活性关联 |
---|---|---|---|
酚酸类 | 绿原酸、咖啡酸 | 水溶性,pH敏感 | 抗氧化、抗糖化 |
黄酮类 | 槲皮素-3-O-葡萄糖苷 | 脂溶性,UV稳定 | 抗炎、UV保护 |
三萜类 | 乌苏酸、齐墩果酸 | 结晶性固体 | 抗菌、屏障修复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适用配方类型
- 最佳载体: 水基精华(pH 5-7)、乳液体系
- 稳定性限制: 避免与高浓度金属离子(如Zn2+)配伍
增效组合
- 抗氧化协同: 维生素E(增强脂相自由基捕获)
- 抗炎协同: 红没药醇(平行抑制炎症介质)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风险评估
- CIR评估状态: 尚未列入优先评估名单
- 已知风险: 无致敏报告,但含潜在接触过敏原(如槲皮素衍生物)(依据:EU CosIng数据库)
适用人群
- 推荐: 油性至混合性皮肤、炎症后色素沉着(PIH)人群
- 慎用: 极敏感肌(需斑贴测试)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应用于"天然来源"和"非洲传统智慧"概念产品,常与马鲁拉油、猴面包树提取物等组成地域性成分组合。社交媒体关注度年均增长27%(2020-2023),但认知准确率仅41% (来源:Mintel市场分析报告)。
7. 总结与展望
粗糙帽果提取物作为新兴植物活性物,其抗氧化和抗炎特性具有可靠科学基础,但胶原促进等功效需更多临床验证。未来研究应关注:
- 标准化提取物质量控制(如绿原酸含量标记)
- 透皮吸收效率优化(纳米载体技术应用)